“臥槽手滑給前男友的現任點了個贊!”

  朋友上週在羣裏跟我們分享這個“喜聞樂見”的瓜,她說:“完了完了,我「高冷前女友」的人設瞬間崩塌。”

  一時間遭到了我們幾個的羣嘲,因爲她這個窺屏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了,絕逼跟 「高冷人設」此生無緣。

  很多妹子不打遊戲不追劇,唯一的愛好就是八卦,扒完豆瓣扒微博,兢兢業業扮演着最專業的喫瓜羣衆。如果哪天看到她頂着一副黑眼圈,一定是因爲又去徹夜“扒皮”了。

  最近,她的這種注意力全放在前男友的現任身上,幾乎拿出了鐵桿粉絲的架勢。

  也怪前男友跟她在一起的時候比較普通,換女友之後來了一個華麗大轉身——穿搭品味蹭蹭上漲不說,最近還去了墨西哥旅行,發出來的照片像換了個人似的。

  於是,前男友“靠女友”就成了她最近總是掛在嘴邊的吐槽:

  “他才捨不得自己買off-white的毛衣呢,肯定是那個女生買給他的。”

  “你看,我就知道他們是一起去的墨西哥,那個女生學過西班牙語,經常在微博裏自誇。”

  說得多了就變味了:“臥槽,想要生活體面,就得換優質對象!”

  她是這麼總結的,也一直是這麼做的,接下來的日子她一直在高頻換男友。

  按說大家都是成年人,別說你愛換男友了,就算你換老公,只要你自己的生活過得舒坦,也行。

  半年左右的時間裏,她前前後後換了有5個男友,平均一個人的期限也就一個月多幾天,沒有狗血沒有劈腿更沒有家暴,這其中也不乏對她特別好的人。

  但,純粹因爲她覺得“沒意思”,沒過熱戀期呢,那些男生稀裏糊塗地就喜當前任了,每次都還沒深入就先拜拜,導致她經常後悔去騷擾前任。

  怎麼說呢,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類型的人,總覺得身邊的那個不夠好。

  明明兩個人可以好好談,卻挑一些有的沒的小問題作妖分手,等別人放下有新戀情了,她又不甘心了。

  所以,這一次她手滑點贊前男友的現任,也沒有表面那麼後悔,是她早就想介入苦於找不到時機。

  以爲換的快就不難過,那是因爲對方還沒下家,等看着前任有了新歡秀恩愛,纔想起來要珍惜,就忍不住去追蹤甚至出擊。

  

  

  她以前不是這樣的,學生時代的她一門心思喜歡一個比她大兩屆的學長,特別認真地喜歡了3年。

  一段感情能持續3年,還是暗戀,其中的辛苦不難想象,何況,這位學長還有點渣。

  他說他研究生課業繁忙,她就不主動煩他,他說他學習壓力很大,她就更加乖乖聽話,等到她知道學長其實一直都有女友的時候,她已經彌足深陷了。

  她就這樣不明不白給渣男當了三年的“小三”,每次他跟女友吵架了纔會想起她。

  這段從一開始就不平等的戀情,因爲她的一再妥協退讓,讓兩個人的天平完全傾斜向男生。

  誰愛得更多,誰就更容易受傷,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我問她:“你後悔嗎?”把最美好的時間錯付給這樣一個人,把青春餵了狗,後悔嗎?

  她想了想回我:“不後悔吧,如果重來一次,我可能還是會傻不拉幾地喜歡他。”

  我問原因。

  她沉默了好久才說:“他是第一個對我說‘喜歡’的人,以我那時候的心智和閱歷,根本無法拒絕。”

  我忽然想起來,曾經看到一個作家回覆網友的問題,網友問他爲什麼是gay,他說:“因爲第一個喜歡我的人是男孩子”。

  無關性別,無關年齡,無關地位,因爲第一次喜歡我們的人,被我們自己賦予了這些改變我們的權利。

  或許很多人覺得她很不尊重別人,總是不懂得珍惜眼前人都是自找的。

  實際上她只是怕了。

  最初,她一腔深情給了錯的人,被傷害被輕視被嘲笑;後來,她不自知地將自己“保護”起來,每當她意識到這段感情裏有不穩定的因素,她會立馬選擇逃跑。

  她故作瀟灑地告訴自己,也麻痹身邊的人,說“不斷換男友是爲了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這是第一次愛情經歷的後遺症,也是錯誤的示範方式。

  我們的生活方式是自己選的,有人早起聽BBC喫早餐,有人通宵喫雞睡到中午,有人出差忙起來像空中飛人,有人只想躺在沙發上追劇喝奶茶。

  我們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就會得到一個相應的自己;我們如何看待感情,就會得到一個相應的戀人。

  好的戀人,應該是區別於我們獨立人格之外的存在。

  你來,我們並肩走過一段旅程,你可以指給我更多的方向,可是要不要選擇跟你走,主動權應該在我手上。

  NO1-NOAH - Bad News/ 音樂|

  網絡/ 圖片|

  睡自己都沒有時間,哪有時間睡別人

  男生出軌2個月 vs 2年的變化

  爲我好不如對我好

  [ 向 左 滑 動 等 驚 喜 ]

  點個不要錢的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