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受邀去參加了中國高級珠寶時尚雜誌《芭莎珠寶》創刊人敬靜的新書發佈會。

敬主編在發佈會上說:

“生命是個不斷變化、充滿彈性的球體,它的核心是“自己”——就是你本身。在覈心之外是360°的球體,由很多面向組成:身體、容貌、情感、愛好、精神追求、愛人、朋友、工作、孩子、父母……我們所做的,無非是把時間和精力分散到每個面向上,所以——你纔是自己唯一的珍寶。”

是啊,自己纔是自己唯一的珍寶。

所以,請記住:

餘生寶貴,不想活得太累,也不捨得浪費,

與其討好世界,不如討好自己。

01餘生不將就,三觀不同,莫要強求

昨日外出歸來,我與家人聊天,說遇到了一位75歲的老太太,老太太說:“別看她已經奔向80了,身體硬朗着呢”。

問及養生祕訣,她說:“活動。人活着就要動。我早上5點多,起牀做飯喫飯,然後6點多到公園,轉到8點多回家,下午2點多出來轉到5點多回家。”

老太太還說,“身體是自己的,孩子再孝順,躺到牀上起不來的時候,受罪的還是自己,所以趁着現在身體好,多活動。”

婆婆接着說一句:“她肯定是退休工人,種地的人累一身毛病,還活動啥。”

原本想借老太太的事情,引導婆婆沒事多活動。這一句話噎着我了。只好笑而不語,否則再說下去就成辯論會現場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身上的棱角也漸漸地被磨平,心態也愈發地平和。

就像跟我一起喝茶的人,有的人覺得茶還不如水好喝,有的人覺得泡茶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年輕的時候或許還會爭辯幾句,但是經歷多了,喝茶時間長了,就學會了茶“靜而不爭”的態度,不驚不擾,從容且共。

一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是趣味相同的,在一起纔是舒服的,那些三觀不合的人,就揮揮手,一笑而過吧。

02 修煉內功,豐盈自己

做人,取悅別人,不如豐富自己。

做最優秀的自己,才能遇見更好的別人。

我的朋友娜娜,有一次哭着跟我說:“在公司裏,我盡力對每一個人好,可爲什麼我就是不被人喜歡呢?要是我凡事只考慮自己,那不是更不討人喜歡了嗎?”

我說:“你其實不用討好全世界,你最該討好的是你自己呀!”

生活中有許多像娜娜這樣的人:級別低的討好級別高的,沒有資源的討好有資源的,沒錢的討好有錢的,他們好像認爲,在一起喫頓飯喝個酒,多送一些禮物,人家就能把資源分你一點。

大多隻是一廂情願而已。

這個社會很現實。真正能吸引有資源的人的注意力,要麼是你有能力,要麼是你的個人魅力爆棚,要麼是你有能與他交換的資源,否則,費力討好換來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與其賣力討好別人,不如花時間去裝飾自己的心靈,提升自己的內力。

比如,多看一些書,讓自己的談吐有見識不空洞,讓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

比如,學一項能提升專業的技能,雖不一定能讓自己成功,至少會學有所獲。

03 隨緣隨性,淡然自若

北宋文學家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告訴我們,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茶會上,總會有人問:“這茶是不是好茶”?

我會告訴對方:“喝茶,不用追求高價,有的茶價位雖高,不一定適合自己。茶講究適口爲珍,有緣遇到適合自己的就是好茶。”

茶好,好在平平和和、清清淡淡的風格,好在隨遇而安、隨性率真的品德。

品一杯淡茶,其實也是在品人生。

茶的一生,可謂是死去活來的一生。

歷經採摘時的分離之痛,接受高溫的烘烤和日光下的晾曬,方得在一杯沸騰的水中,綻放自己的風華和馨香。

人的一生,像極了茶的一生。

每一程的人生旅途,命運,總會給我們安排着不一樣的風景,或天高雲淡,或烏雲密佈。

不管是欣喜的遇見,亦或是坎坷的磨難,相信都是命運爲了我們成長做出的最好安排。

待品盡了人生沉浮,也就守得了雲開見月明。

餘生寶貴,

你其實不用討好全世界,你最該討好的是你自己!

你自己越強大,就會活得越瀟灑!

——END

關注漫談時光,聊世間百態,品人間煙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