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畢節扶貧前線,18歲男孩趙慶榮成爲此間"網紅"一樣的存在。依靠恒大集團的吸納就業扶貧,他在短短一年內實現了職場"三連跳",從一個來自畢節市威寧縣的貧困戶,迅速成長爲大方縣恒大19個安格斯牛育種場中最年輕的場長,年收入很大可能超8萬元。

清晨,趙慶榮在恒大大方縣第三育種場巡查

結對幫扶三年來,恒大集團在貴州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通過一攬子綜合措施,不僅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實現30多萬貧困人口的初步脫貧,更讓一些青年貧困勞動力收穫了就業素質、職業能力鍛造的"第一桶金"。這種"點石成金"的工夫,讓記者忍不住點贊。

窮人家裏走出有爲青年

清晨7點,陽光照進大方縣安樂鄉青松村的時候,18歲的趙慶榮便現身恒大援建的純種安格斯牛第三育種場巡查牛圈,開始一天工作。

第三育種場有7名員工,平均年齡40歲左右。身板瘦小、年紀最小的趙慶榮卻是"領導",不僅管人,還管農場裏989頭安格斯牛。在農場供職的40歲灑料車司機陳澤龍舉着大拇指告訴記者:"小趙場長有雙'火眼金睛',他能從母牛的細微動作準確判斷出發情期,把握住母牛配種時機;還能一眼看出牛犢的狀態,發現生病前兆;他不僅學過獸醫學,還熟練掌握各種養殖機械操作……"因爲深得同事信賴,"三育"的飼養方案、牛舍建設、員工薪酬以及應對養殖風險的預案,都由趙慶榮決斷。

只不過,年輕有爲並非與生俱來,趙慶榮自有個人之處:好奇、好學、肯鑽研、踏實、有幹勁,讓他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

參加恒大吸納就業扶貧幫扶前,趙慶榮在家幫父親務農

故事要從2年前講起——

趙慶榮來自畢節市威寧縣新發鄉聯合村的一個6口貧困家庭。2016年,父母身體不好,還要努力勞作供養3名子女讀大學,被沉重經濟負擔壓彎了腰,致使"幺兒"趙慶榮學業止步於職中一年級。那時,他剛滿16歲,就要幫家裏養牛耕作、四處打散工,和父母一起賺錢供哥哥姐姐們繼續大學學業。

按照千百年來的貧困"輪迴",趙慶榮將一邊承載與自己年齡不匹配的生活重擔。一邊在生活困境中反覆掙扎終老。

"最年輕場長"這樣煉成

2017年5月3日開始,恒大集團把結對幫扶範圍從大方縣擴大到整個畢節市,幫扶脫貧人口從18萬擴展到103萬。趙慶榮的命運就此迎來"逆襲"良機。這一年,他剛滿17歲,已經打了一年散工。

去年7月底,他在威寧縣參加了恒大組織的第一期吸納就業培訓班,講師給他建議:"一人就業就能實現全家脫貧,你年輕又有衝勁,一定能行。"他起初不確信,問道:"我學歷低、無技能,能做什麼工?"

去年8月初,恒大爲大方縣各大安格斯牛育種場引進的上下游龍頭企業之一的中禾恆瑞招聘貧困戶入職。自小能放牛能種地的趙慶榮硬着頭皮應聘成功,隨即離開威寧老家,走進大方縣,成爲"一育"的"養牛娃"——普通飼養員,底薪2400元/月。

趙慶榮初到育種場上崗就業

恒大集團自2015年12月1日結對幫扶畢節以來,因地制宜發展肉牛產業,引進龍頭企業共同參與,打造供產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推動畢節成爲"西南地區最大安格斯牛養殖基地"。龍頭企業在恒大援建的安格斯牛育種場內配套了先進的機械化養殖系統,灑料車、芯片技術、凍精育種……現代化科技養牛讓趙慶榮大開眼界。

第一育種場場長常喜總是看到這樣的情景:趙慶榮每天都跟在各類技術人員後面問東問西,"好奇、好學、踏實、有幹勁,潛力大。"常喜如是評價小趙。學習了一個月的基礎養牛指示後,趙慶榮就從"一育"調到"五育",跟着師傅陳澤龍學會了灑料車操作和獸醫知識。從去年10月開始,他進入"三育"當上司機,工資漲到2800元/月。

趙慶榮開灑料車餵牛

今年2月,趙慶榮憑藉出色表現晉升爲飼養組班長,工資又漲了,達到4500元/月。此時,他已經掌握了基本獸醫學,能調度手下員工有條不紊運作農場。

今年11月,"三育"要從員工中提拔一名新場長。剛過18歲生日的趙慶榮毫無懸念,成爲見習"場長",成爲恒大在大方縣的19個育種場中最年輕的場長。只要通過3個月的見習期,工資就會漲到6500元/月。

期待恒大扶貧催生更多的"最年輕"能人

趙慶榮的"逆襲",在畢節市並不是個案。從2015年投入110億幫扶畢節以來,恒大在吸納就業扶貧方面已幫助全市107323名貧困羣衆進行了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推薦到當地產業就業和異地就業達72189人,人均年收入4.2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恒大舉辦的職業培訓班

恒大組織的吸納就業供需見面會

如今,面對記者的"追逐",18歲的趙慶榮也不無羞澀地撓着頭憨笑:"全靠恒大的吸納就業政策和前輩栽培,我才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他告訴記者,支持他打好這份工的,不僅是對養牛的濃厚興趣,還有對貧困戶的責任心。"這些安格斯牛和家裏黃牛不一樣,他們身價昂貴,一頭就是好幾萬,經過繁殖、變賣,還能爲貧困戶帶來分紅增收,是貧困戶的脫貧希望啊……"

他還非常慶幸自己參與了恒大就業扶貧:"今年5月,我父親在打散工時被倒下的施工架砸斷左側手骨,光做手術治療就用了2萬元。放到就業前,這樣的支出無疑是一場災難。"一位恒大扶貧隊員粗略算了一筆賬:過去一年,這位年輕場長已經存下5萬元積蓄,比以往家裏的年收入多出2倍,"而且,趙慶榮是大孝子。"

對於未來職業規劃打算,趙慶榮有了新的夢想:"我認爲,養牛技術有許多值得深耕鑽研,想再學習更多現代化養殖知識,未來目標,是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養牛場,當老闆!"

趙飼養員、趙司機、趙班長、趙場長,還有趙老闆?!我們拭目以待恒大扶貧催生更多的"最年輕"能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