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中讲究“视死如生”,中国文化认为人死之后会进入两种状态,一种是进入轮回再次投胎做人,如果要是功德圆满的话则会可以上天做神仙。

不过也有人认为,人死之后会永远生活在了另外一个世界。而且在另外一个世界中也要吃喝拉撒,所以人在死之后需要为自己带一些随身物品。

经过历史的发展,也就形成了陪葬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去世之后还会要求自己的妻子甚至孩子进行陪葬,免得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孤单。


随着历史的发展,活人祭祀的情况越发少见,不过不可否定的是在这些王公贵族的墓中永远不缺金银宝贝。

这是在历代的王侯将相所修建的陵墓中,都会设计各种机关,防止盗墓贼进入。尽管如此每朝每代的盗墓都非常的猖獗,一些盗墓贼也凭此吃饱喝足。

盗墓贼在盗墓的时候,最害怕就是遭到机关的暗算,对于一个墓室之中最了解机关设定的莫过于修建陵墓的工匠。

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工匠修缮完皇帝的墓室之后就会被杀害,防止他们将皇帝墓中的秘密给说出去从而招来其他盗墓贼。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


那么在古代历朝历代的时候这些工匠都难逃陪葬的命运,那么这些工匠该怎么从墓里出来呢?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古代流行陪葬的时候,最重要的陪葬者就是陵墓的修缮者。而墓主人之所以会将这批人带走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工艺技巧,方便帮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做事。

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避免他们将陵墓中的秘密说出去,所以这些工匠一般都难逃陪葬的命运。

可有一些工匠在得知自己修缮的是皇陵的时候,都会想尽办法的留一手,方便以后赔偿之后逃走,或提前想办法逃走从而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一般来说工匠留活路方式一共有两种。

第1种就是事先给自己预留好逃生暗道,在皇帝下葬之后,很多工匠并没有立刻被杀死,而是让他们在墓中活活的被闷死。

所以有些工匠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在他们修建陵墓的时候会在一些地宫深处留下一定的松动处,等到墓室门被封死之后,他们便会从这松动之处用提前好好的工具打一个窟窿。

通过这个窟窿钻出去,其实和盗洞的性质相同,只不过方向是反的。

第2种就是在陵墓即将修成之时,工匠们装死装瞎或者说隐姓埋名的逃命。这些工匠便会贿赂看守自己的卫兵,并且通过装死等手段逃出,逃出去之后隐姓埋名在民间生活。

但总体来说,真正能够活着走出来的人并不多。

也有资料记载,在清朝的时候则相对人性化一点,给满清王公贵族修缮陵墓的人一般都是有皇宫自己养的一些工匠,而这些工匠之人大多都是哑巴,而且不认识一个文字,他们只是懂得设计原理,所以在他修缮完陵墓之后,就算他知道秘密也没办法告诉别人。


而且他们一生之中也会被关在皇城里面,所以也非常的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