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曉得醫院不差我這點錢,但是一碼歸一碼,欠錢還錢,天經地義。”張貴芬說,“這麼多年了,我心頭的大石頭也總算落下來了。”

11月29日上午,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七旬老人張貴芬手持一張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欠條”來到貴州省人民醫院,繳清了兒子徐天亮46年前的住院費用。

“她來的時候,我一開始以爲是一位身邊沒有兒女照顧的孤寡老人來繳費。”貴州省人民醫院收費科班長楊發清說,老人遞給他一張陳舊的“貴州省人民醫院住院費結算催收單”,上面的欠費金額是66.22元,而落款時間卻是46年前。

“經過一番交談後,我明白老人歷經46年,仍然要過來補繳費用,真的很不容易。”楊發清說。

貴州省人民醫院住院費結算催收單。新華網發(貴州省人民醫院供圖)

在貴州省人民醫院,記者見到這位身材矮小但精神抖擻的老人張貴芬。那張46年前的“欠條”,雖然缺了一個小角,有些泛黃,但是上面的字跡仍然非常清晰,費別和應繳金額欄裏分別寫着:

牀位費7.5元、治療費2.75元、藥材費25.29元、輸血費30.68元,合計66.22元。落款時間是1972年元月12日。

張貴芬講起了40多年前的往事:她家都是農民,以前靠天喫飯,日子很苦,一年忙到頭,沒有什麼存款。46年前的一天晚上,兒子徐天亮突然發高燒,於是,張貴芬帶着孩子來到貴州省人民醫院住院治療。

到了醫院,張貴芬才發現自己手中拮据。瞭解情況後,貴州省人民醫院決定先給孩子治療,待孩子痊癒後,再把賬單寄到張貴芬家裏。

“兒子出院後,欠醫院的錢就是壓在我心頭的大石頭。但那時條件不好啊,當時的60多塊錢對於我家來說是一筆大數目,沒有辦法只能放一邊。我記得我把欠條保管着,放在了抽屜裏。”張貴芬說,“不過,後來我也慢慢忘了欠條的事。”

在貴州省人民醫院,繳費和捐款後的張貴芬老人。新華網發(譚曉紅 攝)

“前段時間老伴走了,我收拾家裏物件時才找出了這張單子,46年前的事情就記起來了,心裏很過意不去,所以我不敢耽擱,今天一大早就來繳費了。”張貴芬說。

在貴州省人民醫院收費處,張貴芬一再堅持繳300元錢結清這筆46年前的費用。“以前的幾十塊錢不是小數目,對我們家起了很大作用,現在不能只繳66塊多錢。”張貴芬嘴裏一直唸叨。

儘管老人很堅持,貴州省人民醫院收費處的工作人員商議後還是決定只收66.22元,將其餘200多元退還老人。

記者看到,貴州省人民醫院開具的收款收據上寫着:2018年11月30日,收到患者徐天亮補款66.22元。

12月3日,張貴芬趕到醫院領回退款後,又將錢捐了出去。

張貴芬說,人活着不能忘記恩情。

“誠信,一直就在身邊。”楊發清說。(蔣成 譚曉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