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孫旭東

  

  按理講,年底往往是水產養殖戶收穫一年辛勞的時候,但對於江蘇地區鯽魚養殖戶來說,今年卻絕非一個豐收之年。近期,江蘇淮安地區塘頭6兩規格鯽魚爆4.3元/斤超低價,鹽城地區收1斤規格魚更是隻有6.2元/斤,比8月底下跌至少2元/斤,低於成本價。

  業內人士表示,實際上這股跌價潮已持續3月之久,嚴重打擊了今年江蘇的鯽魚養殖業。從年底鯽魚存塘情況及銷售情況來看,今年江蘇沿海區域或有超9成養殖戶虧本,能夠賺錢者不到1成。然而就在年中,江蘇鯽魚價格曾經歷過上漲,當時不少人認爲今年會是鯽魚養殖的暖春。

  

  新魚上市期氣溫驟變,行情180°轉彎

  回顧今年鯽魚價格走勢,其實可以發現這種180°的行情急轉早有苗頭。8月中旬,江蘇鹽城等多個鯽魚主產區氣溫驟降,魚塘水溫降到26-27℃,而按照往年情況,同期水溫一般在31℃-32℃。此時正值鯽魚新魚上市高峯期,養殖戶無暇顧及突如其來的水溫變化,未做提早預防使得存塘魚出現狀況影響出塘。

  水溫是鯽魚養殖過程中尤爲關鍵的一環,特別是在近年來鯽魚病毒性疾病發病率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晝夜溫差大、溫度變化快都會直接導致鯽魚染病。果不其然,9月初江蘇多地塘口鯽魚鰓出血迅速爆發,通威 (大豐)飼料有限公司業務代表羅增燁表示,短時間內發病規模便達到10%以上。

  考慮到發病潮恰逢出魚期,對於魚中來說,收魚時完全有條件貨比三家,甚至可以收外地魚,這使得發病部分的鯽魚不僅沒有好價,還有滯銷風險。於是新魚出魚期的整體報價被拉低,9月中下旬8兩規格新魚價格只有不到7元/斤,比新魚剛上市時下跌超0.6元/斤。業內人士口中長達3個多月的跌價潮就此開始,魚價不斷逼近成本底線。

  鯽魚鰓出血導致大批量死亡

  鰓出血再度爆發,病魚拋售農戶慘虧

  隨着時間推移,鰓出血愈演愈烈,鹽城地區發病比例從10%擴大到30%-40%,直到蔓延至大豐、射陽、濱海、阜寧等鹽城主要鯽魚養殖縣域。這是今年江蘇地區第二次鰓出血大規模爆發,第一次是在4月底到5月初。

  但相同的病害情況卻引發截然不同的行情走勢。4月底鰓出血爆發引發的是大量舊魚死亡,可由於大量新魚等待上市,所以舊魚拋售後,短期內市場供不應求,反而催漲了後市新魚價格。相比之下,本次新魚發病後已臨近年底,養殖戶只有大量拋售病魚才能及時清塘以待來年重新放苗,市場不再是供不應求,而是供大大過於求。

  如果按照近期爆出的6兩規格鯽魚4.3元/斤計算,鰓出血病情背後養殖戶面臨越養越賠的慘況。業內人士擺出這樣一筆賬,現在江蘇地區鯽魚養殖僅飼料成本即要4.2-4.8元/斤,再加上魚苗、動保、人工、水電等費用已遠超4.3元/斤,再加上逐年走高的塘租,養一斤鯽魚成本最高需要6.5元/斤。

  江蘇地區鯽魚養殖區別於全國其他產區的特點就是多精養、大規模,一口大塘動輒養殖十幾二十萬斤魚。以此來看,年底的低價暴擊導致9成鯽魚養殖戶虧損的說法並不誇張。

  近幾年鯽魚發病率逐漸升高,特別是病毒性出血病以及鯽魚"鰓出血"危害更加嚴重。

  “慘劇”收尾,專家表示明年鯽魚更難養

  羅增燁跟蹤江蘇鯽魚市場多年,在他看來今年鯽魚養殖成功率低得出奇,整個行情被搞得一塌糊塗。“不只是鯽魚,江蘇幾個主養淡水品種年底表現都一般,鯿魚價格也不好,草魚也只是回漲2、3毛錢”。從中不難聯想到,年底鯽魚養殖以“慘劇”收尾,無法避免的是來年整一產業鏈上魚苗、飼料、動保等環節都會受到一定影響。

  然而反觀年底江蘇以外的鯽魚產區,綜合多個報價源反饋,魚價都較爲穩定,甚至有產區出現小幅回暖。雖然其中有非江蘇產區鯽魚價格本身偏低的因素左右,但是不可否認,江蘇作爲最傳統的鯽魚產區,近兩年產業發展確實存在着問題,風險過高、變數過大。

  明年,江蘇鯽魚養殖形勢依舊不容樂觀。10月底,在2018年首屆中國水產動保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謝駿表示,未來池塘養魚方面肯定繼續存在收成差、魚病多的問題,尤其是病毒病嚴重,諸如江蘇鯽魚鰓出血,明年依然會很厲害,建議不養或者是少養,特別是不要精養。

  ▲

  給作者一個鼓勵

  

  振興中國蝦業 優質苗種先行

  羣雄混戰環渤海灣市場

  誰更勝一籌?

  

  (點擊圖片瞭解)

  對於上述話題,你也有話說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發表你的真知灼見吧!

  點擊“大拇指”,讓我感受你對我的愛!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屬於農財寶典(ID:ncbd0000),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孫旭東(圖片來自粵海飼料、通威農牧資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一律視爲侵權。

  本期編輯:Young-fight

  農財寶典

  打造”南苗北運“最大對接平臺

  12月10-11日

  中國·天津

  2018中國對蝦苗種高峯論壇

  

  2018全國對蝦苗種高峯論壇

  暨“蝦業40年中國好蝦苗”頒獎盛典

  產業北移,打造南方苗企與華北2000億尾蝦苗市場的對接平臺

  改革開放40年,向中國對蝦養殖業發展貢獻者致敬

  蝦苗品牌良莠不齊,尋找中國好蝦苗,樹立行業標杆

  蝦苗銷售渠道魚龍混雜,尋找良好商譽蝦苗標粗場,打造行業典範

  國內外對蝦育種技術探討,爲產業瓶頸釐清發展思路

  爲成功者加冕,爲奮鬥者加油。《農財寶典》將於2018年12月10-11日在天津舉行2018全國對蝦苗種高峯論壇暨中國好蝦苗、全國良好商譽蝦苗標粗場頒獎盛典,旨在集中產業智慧,研判行業形勢,釐清對蝦苗種發展難題,引導蝦苗行業升級轉型,從源頭上推動我國對蝦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018年12月10-11日

  中國·天津東麗湖恒大酒店

  

  振興中國蝦業

  掃碼搶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