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今年以來,政府出臺了一波又一波的減負政策:給企業減費降稅、調整個人所得稅、還下調了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雖然到了年末,國務院的政策依然不斷。

意見明確: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此外,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三年百萬青年見習計劃,將就業見習補貼範圍由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擴展至16—24歲失業青年。

不裁員、少裁員

可返企業50%失業保險費

《意見》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的重點舉措,其中包括支持企業穩定發展。

(一)加大穩崗支持力度。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或按6個月的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50%的標準確定。上述資金由失業保險基金列支。

(二)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支持小微企業。充分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創業就業。各地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應優先爲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低費率的擔保支持,提高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負責)

人社部發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至2017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分別爲1289億元、1380億元、1368億元、1229億元、1113億元,支出分別爲532億元、615億元、736億元、976億元、894億元。

不難看出,失業保險基金當期收入大於支出,基金累計結餘規模在逐年增加,近5年的累計結餘規模分別爲3686億元、4451億元、5083億元、5333億元、5552億元。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孫永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失業保險基金之所以出現累計規模不斷增加的情況,主要是社會中參保失業保險的人羣比例較低,主要集中在事業單位、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職工參保失業保險的比例不高,而真正需要支出的對象可能就是這部分的羣體。

對於返還50%的失業保險繳費金額,孫永勇認爲,對於企業來說,失業保險的費率本身就不高,一般在1%(企業0.5%+個人0.5%)左右,返還的基金規模不會很大,但是體現的政府積極減負的態度。政府應該是在打組合拳,下一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費率肯定會有調整,對於企業社保繳費而言,這兩塊纔是大頭。

擴大就業見習補貼範圍

除了對企業支持之外,《意見》還提出了諸多針對個人的鼓勵和幫扶政策。

鼓勵支持就業創業

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可分別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和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鼓勵各地加快建設重點羣體創業孵化載體,支持就業壓力較大地區爲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免費提供經營場地。

擴大就業見習補貼範圍。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三年百萬青年見習計劃;將就業見習補貼範圍由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擴展至16—24歲失業青年;組織失業青年參加3—12個月的就業見習,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並適當提高補貼標準。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介紹,擴大就業見習補貼範圍,一方面說明政府更加關心青年失業人員,同時也說明大學生就業救助取得較好的成績,政府有能力救助更多的失業人員。

對於提高補貼標準,蘇海南稱,近年來,隨着社會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就業見習補貼的金額本身也在不斷提高,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提高補貼標準,需要看失業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目前來看,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餘較多,具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一些地區已經在積極推進提高見習補貼標準的相關工作,比如:今年5月,蘇州市人社部門出臺《高校畢業生及青年就業見習實施辦法》,見習學員個人享受的生活補貼,由以往按照每人每月不低於當年城鎮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的80%提高到100%。

積極實施培訓

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困難企業可組織開展職工在崗培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不足部分,經所在地人社部門審覈評估合格後,由就業補助資金予以適當支持。

對下崗失業人員普遍開展有政府補貼的培訓,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其中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在培訓期間再給予生活費補貼;將技術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由企業在職職工參加失業保險3年以上調整至參保1年以上。

及時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幫扶

失業人員可在常住地辦理失業登記,申請享受當地就業創業服務、就業扶持政策、重點羣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及時落實失業保險待遇,並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和臨時救助範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李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