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卡,集成三張卡的功能,適用於政府服務、公用事業、金融支付等三大領域12個重點行業,免除了老百姓“多卡少用、四處奔波”的煩惱。“那時候,在全國縣級市裏,吳江是第一個幹這件事的。”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但提起吳江當年發放“三卡合一、一卡多用”市民卡的事,區信息中心副主任尚立新言語間仍然透着激動。

尚立新於1999年到信息中心,前前後後在這裏工作了17年,曾全程見證第一代市民卡的誕生。他回憶,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保險五種社保業務開始統一辦理(俗稱“五保合一”),原本的醫保卡面臨着換卡升級。以此爲契機,時任吳江市委書記朱民提出了一個課題:能不能一卡多用,把功能延伸擴展至其他領域,讓老百姓的生活更方便?

“當時,全國只有杭州有,縣級市裏,吳江是第一個喫螃蟹的人,只能摸着石頭過河。”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吳江多次前往杭州“取經”,結合地域實際細緻研究後,決定採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的模式來操作,即與蘇州市城市信息建設有限公司和吳江農村商業銀行達成合作,政府實事項目市場化運作,把銀行卡、交通卡、社保卡的功能集中起來。

模式定下來,算是邁出了一大步,但接下來的推進,依然問題重重,最主要的有二個:一是多張卡的芯片集成,暫時沒有成熟的技術支持,工藝標準也未確定;二是按照相關規定,社保卡芯片不能跟其他芯片集成在一起,對卡面設計也有要求和限制。

“難歸難,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試了好幾批卡,爲了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准和支持,朱書記甚至專程跑到北京去跟相關部委爭取,還邀請國家信息化專家來吳江現場調研、論證。”尚立新說,前期的各種協調、籌備,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技術難關被突破,國家相關部委也同意吳江作爲“三卡合一”的試點。

2006年12月1日,富有吳江特色的國內縣級市首張“三卡合一、一卡多用”的市民卡正式誕生,這標誌着“三卡合一”的全功能市民卡應用模式在吳江實現,吳江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便民服務體系建設邁上了新臺階。“整個項目的建設和管理,政府不花錢、百姓不掏錢,髮卡也是免費的,僅一年下來,就發了70多萬張,基本實現了戶籍人口和參保人員的全覆蓋,江陰等地後來也開始跟着推進。”尚立新自豪地說。

當然,市民卡的推出,只是起點。隨着時代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服務功能被整合到市民卡上,包括借書、乘車優惠、租借公共自行車等,惠民休閒年卡、園林卡等卡的功能也被加載進來,老百姓一卡在手、方便無憂。

去年,吳江又啓動智慧城市建設,一朵“市民雲”,一個智慧吳江APP,一張市民卡,組合成了針對不同人羣的個性化服務支撐CAC體系。如今,線上線下互聯互通,優惠掃碼乘車、公共自行車站點查詢、自助挪車、預約掛號、社保查詢、物價查詢、學生繳費、市民在線學習等十幾種公共服務掌上一機可辦、可享。

“新版實體市民卡在功能上全面兼容蘇州市民卡,一張卡盡享便利。智慧吳江APP打破部門邊界,整合了政務、生活等領域的各類資源,提供全面、權威、可信、便捷的智能化服務,電子市民卡也囊括其中。智慧吳江APP基於‘市民雲’開發而成,裏面還藏着市民的‘個人數據中心’。”尚立新信心滿滿地說,以後,隨着區大數據中心的不斷壯大,個人的數據信息將越聚越多,APP所包含的功能將越來越豐富,市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便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