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大帥走了不少徒步路線,深刻感受到國內戶外環境越來越不友好。若干條線路被封,安檢又各種和諧……。

玩徒步穿越露營,自然繞不開爐具。氣罐和氣爐雖然好用,也最容易被和諧。8月從武功山返程在高鐵站放鈦鍋裏的氣罐被繳,還非要登記我的身份證,搞得好似對待暴恐;搞得哥幾個調侃說必須男扮女裝,胸前藏罐。妹紙愛美填充硅膠,咱們愛玩填充鐵罐,真醉了……

很多目的地又不便採購氣罐,即使臨時採購到,也可能掉鏈子。上月南太行在客棧買的雜牌氣罐竟然漏氣,只用了小半罐後,拆下爐頭氣罐瞬間進化成了一個滋滋冒氣的小炸彈。買個氣罐,還附送拆彈專家心跳回憶一把,這坑爹……。

氣罐不方便,所以改玩酒精爐,前前後後入了不少酒精爐和DIY酒精棉球爐來玩。現在最常用的還是基友小姜手作的超輕酒精爐炊事系統。

注:1、液體酒精除了容易過安檢,另外很方便補給,藥店、衛生院、超市、五金店都能購買(特殊情況下用高度白酒也能將就着對付)。但是液體酒精的燃燒熱值較低,受低溫影響很大,個人覺得比較適合零下-5℃以上的5日內的單人輕量化,並不適合多人腐敗烹飪。裝備沒有十全十美的,請合理選擇!

2、16年初還寫過一篇酒精爐和酒精棉球爐的帖子,大家如果對酒精爐感興趣也可以參考一下:火、火、火——酒精爐、酒精棉球爐大亂測(大帥出品)http://bbs.8264.com/thread-5240018-1-1.html

開篇圖裏的那許多酒精爐和錐形擋風板,可以互相嵌套,所以全部收納起來體積很小。這也是我目前最常用的兩套酒精爐系統。

左邊這個與千橡樹扁鍋配套的鈦錐形擋風板是第1代,因使用的頻率非常高,所以已經燒得面目全非。

右邊的是雙層鈦錐形擋風板,此爲小姜專門爲我的My Solo 750ml鈦杯定製的

這是小姜手作最新的超輕酒精爐炊事系統,含了鈦錐形擋風板、900ml鋁鍋、毛細爐、小鋼炮和酒精瓶、小量杯等,在國產酒精爐炊事系統裏算是做工非常精細的,有不少臺灣、香港的朋友也買去玩。

新款的鈦錐形擋風板,採用0.15mm的鈦片,配合900ml鈦柄鋁鍋,這是超輕炊事系統的基礎組件。除了可以配合小姜自家的毛細爐,小鋼炮,還能配合千橡樹的鈦酒精爐和飯飯酒精爐等。

注:鈦錐形擋風板只兼容13.3CM±2mm直徑的鍋。我手頭的千橡樹900ml鈦扁鍋和montbell 900ml鈦扁鍋恰好都能兼容。

毛細爐 8g、小鋼炮 18.2g、鈦柄打火棒6.6g,特意拿了1節南孚AA電池做對比,爐具很是輕巧。

毛細爐

重量8克,高4cm,直徑5.25cm,啓動6-12秒,每分鐘燃料消耗3-3.5ml,性能測試如下:

無風室內,水溫26度,搭配常規擋風板,使用95%醫用酒精

燒開500ml水,耗時5:03耗酒精15ml

注意事項:毛細爐添加酒精不要超過30ml,過滿會導致啓動變緩。

小鋼炮

規格:4.2*4.2cm(直徑*高)

重量:18.2克

容量:30ml

小鋼炮擁有兩檔可調節火力,小火適合燜飯,煮粥。大火燒水,煮食,集成了毛細爐和文火爐的功能,體積更小,強度更高。

900ml的千橡樹鈦鍋配合鈦錐形擋風板是我最常用的,非常適合單人輕量化使用。除了可以燒水泡脫水米飯之外,其13CM的直徑,正好能平着放入一片方便麪麪餅。

三季出行時,95%酒精一般需要22±2ml燒開500ml水,早晚各需500ml開水,所以通常我按照50ml/天來攜帶,冬季南方零度左右,考慮到燃燒效率降低,我會按照70~80ml酒精/天來攜帶。

鈦錐形擋風板無法直接放入鈦鍋,所以小姜將其設計成一個收納套裝。擋風板一卷,然後插入一個塑料筒,再在擋風板中間插入酒精瓶,毛細爐和小量杯,剛剛好。

扁鍋和鈦錐形擋風板的搭配效率很好,但美中不足之處,就是鈦擋風板只能做成單獨收納套裝,不能內置在鍋內。於是小姜手作的高端定製雙層鈦錐形擋風板應運而生。將兩片嵌套在一起,即可配合鈦杯燒水,拆開分成兩片又能直接捲入鈦杯,收納體積非常小。

在戶外走線時,從包裏掏出這麼個小鈦杯,圍觀羣衆必是一臉的不屑。但將它一件件如上圖攤開,小小鈦杯肚子裏竟藏了這許多玩意,那之前的不屑必定轉爲滿眼的訝異。將雙層錐形擋風板裝好,鈦杯一架,酒精爐一點。這一刻哥燒的不是酒精,燒的是寂寞燒的是迎風流淌的逼格……

拆開分成兩片直接捲入鈦杯,中間還能放置毛細爐、小鋼炮和打火機,還能放下100ml的酒精瓶,夠我3天2晚的三季露營使用。(卷的鈦片有彈性,蓋好杯蓋,收納袋一收緊,perfect)

拆開後形成兩個大小不同的錐形擋風片,再上下一卡,嵌套在一起形成鈦杯的錐形擋風板。

這是小姜幫扁罐做的兩款不同大小的雙層鈦杯錐形擋風板

注:因市面上的鈦杯口徑和高度各不相同,所以目前此雙層錐形擋風板小姜只給基友定製。小姜在找適合的鈦杯,後期可能會推出適合的鈦杯和錐形擋風板的套裝。不過這傢伙忒懶了,指望他主動來做恐怕遙遙無期,大家要是真喜歡,可以考慮圈內發動一個衆籌來催催他:)

小姜:這全手工製作,搞個毛衆籌呀,大帥你個坑貨想累死我麼……拉黑

小姜做的小酒精棉球爐支架,早晨的時候可以配合小杯子,燒水泡杯奶粉、咖啡或土豆泥。

普通的酒精棉球燒完要換新棉球,而且棉花燒着會燻得淚牛滿面。這套小鋁盒每個都有單獨的蓋子,裏面填充的碳氈,是小姜教我DIY的,可以反覆利用,且無煙,替代酒精棉球,挺好玩的。

一般來說圖中左邊250ml的酒精瓶正好能放入鈦錐形擋風板的收納套裝內,多次坐火車和高鐵都能正常通過,但是不排除萬一遇着個比較軸的安檢員叫你拿出來喝一口,咕咚悶一口95%酒精下去,那畫面肯定很美。

所以我會把媳婦用完的卸妝液等瓶子留下,正好裝酒精,隨便過各類安檢。(於是我也成了兒子眼中喜歡撿垃圾的爸爸……)

如果三季出行,一般我是按照50ml/天的量來攜帶酒精,所以上面這個100ml的碘酒瓶就非常好用了,放在鈦鍋尤其是鈦杯裏非常好用。

和16年測試酒精爐和酒精棉球爐一樣,爲了讓測試的數據儘量準確,所以找來了圖中所列的一些計量工具,在此先簡單加以說明:

酒精:95%濃度的醫用酒精

My solo 750ml鈦杯+雙層鈦錐形擋風板

千橡樹900ml鈦扁鍋+鈦錐形擋風板1代

酒精爐:小姜毛細爐、千橡樹鈦毛細爐(DIY龍捲風版)

鋼筆和本子,在測量時及時記錄相關時間和數據,以及其它細節。

手錶:CASIO prw6000運動手錶,用於測試室內溫度。

手機:華爲P10,有秒錶計時功能。

量杯:喫藥用的20ml小塑料量杯,刻度精確到1毫升 注:此次測試,所有酒精爐和酒精棉球爐都保持相同測試環境,具體如下:

1、室溫18.5℃,無風。

2、95%藥用酒精,每次都恆定爲25ml,以測量酒精消耗量。水燒開後,第一時間用不鏽鋼杯蓋滅火後,把酒精倒回量杯裏,仔細測量剩餘酒精量。

3、用nalgene水壺量取500ml水,燒完後都等鈦鍋降至室溫再加水測試。

室內無風(模擬帳內)、18.5℃、燒開500ml水 (誤差±1ml)

搭配

時間

酒精消耗量

900ml鈦鍋+鈦擋風板+小姜毛細爐

5分25秒

21ml

900ml鈦鍋+鈦擋風板+千橡樹毛細爐

5分05秒

21ml

750ml鈦杯+雙層鈦擋風板+小姜毛細爐

5分55秒

22ml

750ml鈦杯+雙層鈦擋風板+千橡樹毛細爐

5分45秒

23ml

750ml鈦杯+雙層鈦擋風板+小姜毛細爐+鋁箔反射片

5分30秒

21ml

鈦鍋的底部比之鈦杯的受熱面積更大,所以燃燒效率比之鈦杯要高出一些。但是鈦杯系統的收納性要更優化。

DIY的鋁箔反射片,可以通過反射熱量提高燒水速度,挺實用的,我每次都會帶上。

千橡樹鈦毛細爐,原本火焰是直噴的,我DIY了噴孔,改成了龍捲風,而且噴孔開大了一點點,所以燃燒效率比原版的千橡樹要高出一些。(這DIY的過程太TM艱辛了,縫衣針、曲別針、大頭針、圖釘各種工具一起上,不堪回首的記憶……關鍵是有一個孔沒改好,火焰比其它的孔略高,我這強迫症看着心裏總有點不舒服……)

實測出來DIY版千橡樹比小姜的燃燒更快,酒精消耗量基本相同。千橡樹鈦毛細爐是20.2克,小姜毛細爐8克。千橡樹毛細爐價格是198,是小姜毛細爐的2倍,但是千橡樹的材質是鈦的,強度高不怕壓。小姜的是鋁合金的,攜帶時要放在套裝裏保護好。

上月23~25日約了靜星小青、自然捲和小石一行4人去南太行徒步,走的是雙底→紅豆杉大峽谷→馬武寨→抱犢村→八里溝這條常規線路。

第一晚在馬武寨進村腐敗喫土雞湯。第2晚在八里溝景區紮營,做晚餐時環境溫度約6~7℃,用鈦杯+雙層鈦錐形擋風板+鋁箔反射片,大約5分55秒燒開500ml水,消耗酒精約22ml。

我對喫不怎麼挑剔,所以鈦杯燒好水之後,一部分灌入水壺,留下了250ml左右用來泡周家莊的老壇酸菜脫水米飯,再丟了包榨菜進去,算是解決了一頓晚餐。

隊友自然捲用的鋁鍋+錐形擋風板+文火爐,小火燜了香腸飯,還用毛細爐燒水泡了兩包蘇伯湯,比我喫的好多了。

看着隊友們燜出來的臘肉香腸飯,再對比一下自己的脫水米飯+榨菜,這一刻,我忒麼終於明白爲什麼他們每次出去都能混帳妹紙,我只能眼巴巴的望穿秋水。原來只差着這麼一鍋香噴噴還滋滋冒油的臘肉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