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試試,不停地叫他,叫他爸爸,他也許會甦醒,腦幹的血已凝固了一半兒,或許奇蹟會發生”。

那個時候,倪萍的爸爸因爲腦溢血住進醫院ICU,一個多月一直在ICU昏迷不醒。

醫生說這個時候親人的呼叫可能比藥物更管用。倪萍的哥哥不停地喊爸爸爸爸,可是倪萍在心中喊了千萬遍,那個“爸爸”也喊不出口。

她雙脣在動,卻失聲了。

那個爸爸終究是沒有喊出口,一生沒有喊過爸爸的倪萍,失去了最後一次機會。

倪萍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倪萍跟着母親生活。

倪萍父母沒有離婚之前,父親就很少回家,就算回了家也會吵架,媽媽則更偏愛哥哥。

小時候倪萍生活在姥姥家,上學後的假期也會風風火火跑到姥姥家,姥姥給倪萍無盡的關愛和呵護,是比父母更重要的人。

姥姥那邊的親戚心疼倪萍缺少父愛,對她格外偏疼。

姥爺和舅舅們盡最大的努力彌補着倪萍缺失的父愛。

她都已經長到很高了,依然被舅舅們揹着抱着扛着,爲倪萍,不寬裕的舅舅們會花光口袋裏最後一分錢。

倪萍清晰的記着小時候一件事:有一年春節大舅給她買了四個錢包,就因爲她們班上有個叫婁敏怡的同學,她爸爸給她買了兩個錢包。

姥姥一家人都在努力扮演着倪萍爸爸的角色,彌補她父愛的缺失。

倪萍有能力後,對姥姥舅舅姨媽以及她的表兄弟姐妹出錢出力,甚至把她們都請到北京的家裏同住,爲他們打理一切事宜,倪萍說即便如此也報答不了他們的恩情。

倪萍的父母離婚後,父親每次看望她和哥哥,倪萍都希望儘快結束,對父親,她只有生疏和隔閡。

17歲時,倪萍考上了藝術學校,偷偷的去把名字劉萍改成了隨母姓的倪萍。

倪萍姥姥是位及其包容豁達的女人,經常在倪萍面前說她爸爸的好話,姥姥口中的爸爸和媽媽口中的爸爸,永遠背道而馳。

姥姥的影響和心智的成熟,讓倪萍對父親的恨漸漸消弭,倪萍開始關心爸爸。

倪萍去看望爸爸,給他塞錢。倪爸爸喜歡出口歐洲的柔軟寬大的羊絨衫,倪萍一買就是十幾件。兒子虎子會跑了,倪萍也帶着孩子去送給姥爺看。

所有一個女兒應該做的,倪萍都做了,但就是那一聲爸爸,怎麼也叫不出口。

倪萍父親早於姥姥一年去世,姥姥並不知情。姥姥在最後的日子裏,還一再囑咐倪萍:“有空多去看看老劉。”

姥姥對倪萍叫“爸爸”也不抱任何希望了,否則她該說:“有空多去看看你爸爸。”

倪萍說,喊不出爸爸是她一生的痛。

和倪萍一樣經歷的孫儷,曾經想和父親斷絕父女關係,發誓要讓父親永遠後悔拋棄她們母女。

12歲時,孫儷父母離婚,父親只給了2000元撫養費就離開了。

媽媽和孫儷相擁而泣,孫儷勸媽媽不要難過,以後她不結婚,一直陪伴媽媽。

孫儷媽媽一個人打好幾份工,非常辛苦,看着勞累的媽媽,孫儷心裏非常恨爸爸。

她時常想着長大後有所成就,帶着媽媽過幸福的日子,看着爸爸的落魄。

如孫儷所願,她成爲明星,賺了很多錢,爸爸和繼母雙雙下崗,開雜貨鋪維生生活拮据,繼母身體也不好。

得知父親的狀況後,孫儷有了短暫的快感。沒想到不久之後,她就開始心有不忍開始牽掛爸爸。

她偷偷去看爸爸的雜貨鋪,站在街頭,看着頭髮花白的爸爸和身體不好繼母爲一日三餐忙忙碌碌,孫儷控制不住的流淚了。

無孔不入的記者去採訪孫儷的爸爸。孫儷爸爸對媒體說:“對女兒孫儷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她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和她媽媽的付出,看她現在很好,我覺得很欣慰。”

父親顯然內心有愧,也並不想給女兒添麻煩,孫儷的心開始動搖了。

母親看孫儷生活很好,對父親當年的行爲也釋然了。

鄧超也勸孫儷原諒父親,免得將來後悔。

孫儷和父親和解了,她去雜貨店,將一把新房的鑰匙放在父親和繼母手中,又承諾資助同父異母的妹妹學習藝術,爲她鋪路,帶她進劇組演戲。

只是,心中的仇恨放下了,隔閡終難消除,孫儷依然不願意提及爸爸。

孫儷和鄧超是演藝圈的模範夫妻,兩人對於家庭 格外珍愛。

孫儷除了工作就是在家陪伴孩子,朋友們都說她是曬娃狂魔,朋友圈裏都是孩子的點滴。

倪萍的兒子虎子生下來後檢查出嚴重的眼疾,倪萍放棄所有,帶兒子國內國外的治病。

那個時候,所有的錢都花在爲兒子治病上,她接下一切可以接到工作,到處奔波。

當醫生說兒子的眼睛可以放心時,倪萍的眼淚橫着飛了出去。

倪萍對兒子虎子,孫儷對自己的一雙兒女,都是拼了命的愛,她們不想孩子重複她們的悲劇。

倪萍和孫儷,願意放下仇恨,她們爲父親買房子花錢各種照顧,卻依然有着抹不掉的隔閡,打不開的心結。

孫儷和倪萍是幸運的,她們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還能有力量放下仇恨去照顧父親。

更多缺愛的孩子沒有這樣的能力,因爲原生家庭,他們往往活得更加艱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