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后人创作的内容,但他确实常常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也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当时的诸侯们,如袁绍、刘表等人,都多少给了他三分薄面。那么,刘备是靖王之后,却为何混成了织席贩履的贫农呢?


根据汉书记载:

“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常与赵王彭祖相非曰:‘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御声色。’”

也就是说,刘胜喜好饮酒作乐,生下孩子一百二十多人,并且他指责兄长刘彭祖处理政事,认为当王就应该沉醉于声色犬马。

不过,刘胜是享受了,他的孩子则没那么幸福。汉武帝继位后,一方面想要削弱诸侯的力量,一方面又担心重蹈父亲削藩引得“七国之乱”的覆辙,于是听从主父偃的计谋,实施了《推恩令》,即诸侯们需要将封地分给所有孩子,按照刘彻的设想,这样下去诸侯一代代被削弱,就能很轻松的铲除了。

而大概刘彻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哥哥刘胜会这么能生育,要把土地分给一百二十多个孩子,有再大的领土也不够分啊。于是刘胜自己享受完,并于元鼎四年(前113)去世后,便给他的孩子们留下一个大大的烂摊子。

当然,光是将封地分配给诸子,还不至于害得后代子孙要靠织席子卖草鞋谋生。《三国志》中将刘备落魄的原因如此记载道:

“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也就是说,在元狩六年(前117)时,刘胜的儿子刘贞被封在涿县,但后来,“坐酎金失侯”,于是家道中落。


很明显,这是汉武帝继《推恩令》后的又一次削藩,刘贞就很不幸在被削的行列中。于是刘贞失去爵位,成为了平民,出身王宫的他又没有什么技能,只有勉强度日。他本来是管理涿县的侯,失去爵位后他又无法远走,便留在了涿郡,并在此安家立业。

到了刘备这一代,刘贞这一脉已经传了三百年了,作为后人的刘备出身贫寒,再加上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刘备只好“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可见,即使祖上是王侯之家,还是要靠自己奋斗,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作为天子的皇帝更是丝毫不会在乎自己的旁系远亲如何贫穷凄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