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一年的研究和摸索,钱学森及其团队规划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伟大蓝图,同时还下定决心要造出自己的火箭和导弹,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按照钱学森的意见,“五院”成立之初要从全国抽调精兵强将,比如各高校的高材生,各研究所的顶尖专家教授和各部门的骨干力量等,而这就相当于为了“五院”的事业,牺牲了其他部门的利益,所以很多部门领导人都面有难色,毕竟谁都不愿意将自己身边的人才拱手送人。



提到钱学森,不知道您会想到什么,他是中国航天奠基人,还是中国导弹之父,其实这些都没错。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23岁毕业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大),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公费留学的名额,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和美国加州理工学习航空专业,成为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到1955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0年的钱学森,才得以回到祖国。


钱学森最终能顺利回国,堪称中国航空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整个民族的崛起带来了一线希望。经过一年的研究和摸索,钱学森及其团队规划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伟大蓝图,同时还下定决心要造出自己的火箭和导弹,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然而,钱学森却碰到了两个棘手的问题。

问题一是当时搞导弹还缺少设备,不过这还有一招可以解决,那就是向老大哥苏联求助,因此可以依靠国际关系,从苏联买一些现成的设备,所以问题其实也不大。但第二个人才问题可以就难了,设备能从苏联买,但人才却从哪都买不来。于是,钱学森主张成立“五院”,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然后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航空航天领域的骨干精英。


为此,钱学森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报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结果该报告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最后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决定就按照钱学森的意见来办,并任命钱学森为“五院”第一任院长。不过好戏才刚开始,钱学森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按照钱学森的意见,“五院”成立之初要从全国抽调精兵强将,比如各高校的高材生,各研究所的顶尖专家教授和各部门的骨干力量等,而这就相当于为了“五院”的事业,牺牲了其他部门的利益,所以很多部门领导人都面有难色,毕竟谁都不愿意将自己身边的人才拱手送人。面对一盆盆的“冷水”,钱学森该怎么办呢?其实他也很为难,不过就在此关键时刻,陈赓将军却站了出来。


当时,陈赓任“哈军工”的院长,在一次交流会议上他率先表态,说“哈军工”一定大力支援“五院”的人才班子,并当场表示“哈军工”可以抽调10名技术专家和教授。另外,陈赓还对各部门的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说当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出中国人自己的导弹和火箭,不然都无法在国际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等等。


听完陈赓的讲话,会议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其他部门也被彻底说服,都开始纷纷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人才,以支持“五院”的导弹研究工作。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1956年10月8号,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

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八年后的1964年10月16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让中国成为“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虽然这八年的导弹之路走得很艰难,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而其中最大的功臣之一就是钱学森。紧接着,还有氢弹和卫星也都陆续“国产化”,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开始大幅跃升。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