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的表现很棒,但我完全不认同。

首先我特别欣赏陈铭老师的表现,我说的是现场的“表现力”,但他的所谓基于传播学的论述我不能赞同。

辩论就是这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紧张的语境下谁能短时间获取更多人认同,谁就是胜者。但是短时间获取认同的事情并不一定是真理,如果你熟悉传播学、熟悉逻辑学、熟悉语言学中的任何一种,你可能就会迅速发现这背后的问题。

一般来说,辩论者后面的一切论述基本都是基于前面的铺垫。所以我们只需要来讨论下陈铭老师的基本观点就可以。

我摘录他的原话如下:

“我来告诉你,这句话所引起的歧义,到底是听者心态的问题,还是表达本身的问题。后者才是答案。这句话表达本身有问题。”这个论点我简称为A,方便下面引用。

然后他进行了一番论述,他的逻辑非常清晰,层层剖析、引人入胜。

我把他的论证过程称为B,并对B进行拆解一番如下:

(1)为什么说“他真的很努力”是一句不好的话?

因为他说,“在传播学上,这句话是一句噪声很大的话”。

(2)为什么这句话是一句“噪声很大的话”?

因为他说,“给大家一个日常语言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的小tips,当你想要照亮一个人身上的点来表示赞美或者评价的时候,请注意,形容它的结果、不要形容它的过程,因为形容过程本身会迅速地引发歧义。”

(3)为什么“形容过程会迅速引发歧义”呢?

因为他举的例子。杨奇函如果谈恋爱了,如果说在那段爱情当中“他很幸福”,这是一句噪声很小的话、是一句好话;如果说在那段爱情当中“他很勇敢、很坚韧,他真的很努力”,这是一句噪声很大的话,因为歧义不断出现,而歧义都在引向负面信息的过程当中。

也就是说,陈铭是在用整个过程B在论证论点A,而B的论证过程,是层层深入、追寻源头。

以上过程好像完美。但也只是“好像”,经不得起推敲和论证。

我分两点说明:

1. 论点A本身有问题。

我的专业是传播学和语言学,传播学中有没有一个关于“噪声”理论的?有,我更习惯称之为“噪音”。它的提出者是美国的一位数学家,当然也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叫香农(就是那位提出“熵”这个概念的大咖)。他的“信息噪音”意思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问题可能会造成的信息的失真。后来,美国著名传播学大师德弗勒提出一个互动过程的传播学模式,拓展了香农的理论,他说“噪音不仅对于信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的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也就时说,噪音可能出现在“信息本身”,也可能出现在“传者的传达过程”,也可能出现在“受众的接收和反馈过程”。

相对应的,本题中噪音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他真的很努力”这句话本身、“说这句话的人”、“听这句话的人”。

陈铭一口咬定说,“他真的很努力”这句话“不是一句好话”,也就是信息本身有问题。

我不同意。

因为单看这句话里的每一个成份,一个主语、两个状语、一个谓语,没有一个是表达歧义的。语言学中,关键词“努力”本身是一个正向、积极的褒义词范畴。

其实,“他真的很努力”的问题并不在信息本身,问题要么出在“传播者的传达过程”中,要么出在“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和反馈过程”中。而这两者的不确定性,也恰恰是这道辩题可以讨论的根本出发点。

反过来,如果这句话连信息本身都有问题的话,试问正方还有任何辩驳的可能性吗?没有了,因为那就是是非黑白的问题了。

以上是我说的陈铭的第一个漏洞。

总结一句,问题不出在这句话本身,而出在“传播者”的身上。

我再以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辅助我上面的论述。

“我恨你”这句话,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完全是一句感情指向很明确的话,但是传播者的传达方式不同,完全可以让这句话成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意思走向。

a.一对如胶似漆的情侣在热恋期,女生对男生说“我恨你”,表达的是爱;

b.一对已经名存实亡的夫妻在即将离婚时,女生对男生说“我恨你”,表达的是恨。

2. 论证B过程有问题。

陈铭在B部分的论证过程,是探源式的:(1)(2)(3)。

我上面已经说了,(1)本身其实就不成立。但假设(1)成立,也就是说,假设在传播学中“他真的很努力”确实是一句噪音很大的话,它成立的原因陈铭说是(2),也就是“形容过程会迅速地引发歧义”,而这没有任何科学或者实验依据,仅仅就是因为陈铭说这是“日常语言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的经验”?!

这不成立。

好,退一万步,我们再假设(2)成立,也就是“形容过程会迅速地引发歧义”,为什么呢?因为陈铭说的(3)。而(3)是个什么原理?是个什么定律?都不是,(3)只是一个例子,仅此而已。

这就更离谱了,传播学中的一句看似“很有道理”的话,追根探源到最后,竟然是因为一个例子?

好,如果这个例子有足够的说服力也可以,可偏偏不是。

陈铭举例试图说明“形容过程会迅速地引发歧义”,真的是这样?

讨论一下:

杨奇函在谈恋爱,我说“他真的很勇敢”,我不太明白这句话为什么会有歧义,杨奇函追一个女生“很勇敢”这件事情,表明了任何“追上”或者“没追上”的信息歧义吗?没有。

我明白陈铭的意思,说他勇敢,可能有两种意思:

a.他真的很勇敢(竟然被他追到手了);

b.他真的很勇敢(虽然他失败了)。

以上两者在补充完语境后,事件的结果却是可能不一样,但是“勇敢”没有带来任何歧义。也就是说,不管“追到”还是“没追到”,杨奇函都是“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不退缩”,这一点不会变,所以这本身也不是歧义。

那什么叫“歧义”?

a.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b.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上面这句话在没有补充语境的情况下,会有两种不同的解释,这才叫歧义。

综上,我欣赏陈铭老师的表达,也欣赏陈铭老师丰富的传播实践经验,但是就这一场比赛的论辩,我不能认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