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的官员,大部分都是通过考试进入仕途,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书生,绝多部分人并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不得不雇人帮忙,“师爷”这个职业就诞生了。下级师爷,和上级师爷联合起来,逐渐的形成一种腐败的风气,带坏了刚进入仕途的官员,可以说是清朝官场腐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清朝时期,在各个衙门之中,都有一个不是官员,却能处理各种政务的群体,就是我们熟知的——师爷。其实这个很好解释,在中国古代,很多的官员或者掌权者,在其背后都有一群“智囊团”,为他们出谋划策,也就是常说的“幕僚”。

其实“师爷”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幕僚的一种。

明朝时期,“师爷”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称呼,并且在官府中的地位相当的高。官员和师爷之间,不是一种主仆关系,更加倾向于客人、师父、或者说朋友。因此官员和师爷相见之时,双方那个都以平等待之。


在很多的情况之下,比如重大节日,师爷也是被推到上宾之席,有困难的时候,官员也会尽量帮助解决。那么大家就会疑问,“师爷”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重视呢!

通俗一点讲,原因很简单。清朝的官员,大部分都是通过考试进入仕途,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书生,绝多部分人并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不得不雇人帮忙,“师爷”这个职业就诞生了。

其次,官场上,形势诡谲多变,一个书生刚当上官,并不能正确的处理,因此需要“师爷”这样的人物,从中协助。对于师爷来说,他的荣辱与共和官员息息相关。为了自己的前途,各级官员之间的“师爷”,也会暗中来往,逐渐的形成了一个关系复杂的网络。


师爷的来源,也相当的复杂。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科举,可不现在的高考要难得多,能够登堂入室的人,占据的比例相当的少,落榜的书生一般会有两个谋生的途径,一个就是私塾先生,一个就是衙门的师爷。

两个职业比较之下,师爷不管是在地位,还是在收入上,比私塾先生要好得太多,再者当不上官,和官有关系也不错,于是“师爷”就成为当时的一个热门职业。

另外一个衙门,也并不是只有一位师爷,这就增加了职业岗位。

一般的官员,会聘请多个师爷,让他们分管一些事务,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因此师爷这个职业,也被划分得很清楚,比如有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征比 师爷、书启师爷、账房师爷等等。


其中,以刑名师爷和钱谷师爷最为重要,从命名上来看就知道,他们一个管人命,一个管钱财。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师爷这个职业,是官员私人请来的,并不属于官府正式在编人员,因此他们的不能以官府的身份抛头露面,薪水也只能由官员自己支付。

在清朝时期,正七品官员的俸禄为45两,正一品为180两,靠正常的俸禄,绝对无法支付师爷们的工资,因此也导致了官员,一些不正当收入的出现。

一般情况之下,官员会想尽办法,弄一些灰色的收入,比如百姓的银子,上缴国库之后,会被融化制成库银子,在这过程中会有一些损耗,官员从中谋取一些利益。还有在漕运的过程中,官员会集中发运,减少损耗,利用损耗向百姓多征集一些粮食。

上述的方法,其实还算是一种比较正当合理的。官员的最大收入,还是在于下属官员的孝敬。比如各省的督抚,一年大约有10万两银子的收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从这里来的。


如此大笔的钱财,支付一些师爷的工资,那是绰绰有余的。

清朝时期,师爷的出处,也很集中,大多数人的祖籍都是绍兴地区,这和当时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绍兴是清朝时期的文化之邦,除了很多的文人雅士,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者,一般都选择师爷这个职业。

其次,绍兴人很聪明,功于心计,善于辞令,正好符合师爷这个职业的特点。

最后,绍兴人,地域维护很严重,师爷这个职业,也大部分是通过推荐,你引荐我,我引荐老乡,就这样逐渐的形成了一个师爷团体,绍兴团体。


别的我们不多说,清朝大臣田文镜,手下有一个师爷,大家都知道——邬思道。

他到底有多厉害,权力有多大,根据历史记载,邬思道竟然自作主张的给田文镜,起草一份专门弹劾隆科多的奏章,这是有多大的胆子,隆科多是谁,他是雍正的舅舅,雍正当上皇帝的遗诏,就是他宣读的。

无从是从亲属关系,官职大小上,一般的官员谁敢在他的面前造次,邬思道一个师爷就敢,无声无息地弄出一个弹劾奏章。

其实从历史结果上来看,邬思道所为正式他的能力所在,他深知隆科多居功自傲,雍正也对其十分的厌烦,碍于各种原因,不好下手。这个时候,这一个弹劾奏章,正符合雍正的心意,最后借题发挥搬到了隆科多。


从这里看,师爷这个职业,也不是谁都能到当地,至少要有两把刷子。

师爷的团体越来越大,对朝廷的制度冲击也厉害,让清朝的官场更加的扑朔迷离。下级师爷,和上级师爷联合起来,逐渐的形成一种腐败的风气,带坏了刚进入仕途的官员,可以说是清朝官场腐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到了清朝末期,官僚体制的改革,科举制度被废,学校兴起,西方文化的进入,出现了独立的司法组织,师爷这个职业,也逐渐的走向了末路。

可是师爷的职能性,并没有被一概地抹除。

就算到近代,秘书的职能,也存在师爷的影子。尤其是在贪官之间,相互庇护的过程中,很多的中间人,或者代理者,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还是清朝时期的“师爷”,只是称呼给改变了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