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网络
在浙江台州温岭,有着“石板之乡”美称的长屿镇,有座独具特色的景区,名为长屿硐天。
我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石雕,还可以在固定的时间点,享受一场别具特色的岩硐音乐会更可以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可谓是一个宝藏景区。

整个长屿硐天占地面积非常大,各个景点较为分散,但总的来说还是分为双门硐和八仙岩两个部分,今天小编要介绍的便是双门硐部分。
双门硐景区由五个小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双门硐、观夕硐、水云硐、双门石窟以及熊猫馆。因此它的门票略贵,总票价为160元,在整个台州地区来说排第二,第一是神仙居景区。所以各位想要拿到稍微便宜的价格,只能在网上预订。

踏进景区,来到石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由石头雕刻而成的工艺美术品,这里的石制品更多的是日常用品。
一般的日常用品除塑料外,以木制品居多。但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石头为生,因此把一些日用品也用石头雕刻而成,例如石捣臼、石磨、石马槽、石脸盆、石浴缸、石花盆等等。

当然勤劳的长屿人民不仅限于从,他们还打造了一些石头制成的健身器材,例如杠铃、哑铃的前身石担和石锁等等。这些可都是真家伙,我们若是觉得自己的力气不错,可以尝试尝试,但要注意安全。观夕硐
这个硐是整个长屿硐天景区开发最多也最雄伟的地方,大小石洞有308个,其中最高的洞体有100多米。
首先介绍下这里为什么称观夕硐?因为这里的洞口方向朝西边,每当夕阳西下,阳光正好照射到洞口,从而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所以才取了这个名称。

稍微往里面走,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座弥勒大佛石雕,大家都知道弥勒佛指的是布袋和尚,其道场在宁波的雪窦山,但这里为什么也会有它的石像?
在这里有个古老的传说,使得观夕硐与弥勒佛有所缘分。相传弥勒生于五代梁朝,浙江奉化人,俗名契此,出家于奉化岳林寺,人称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为修建岳林寺只身来到南方化缘,途经长屿镇,看见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石板,心想募化一些。

当晚,他借宿在李员外家。饭后,他得知李员外就是矿主,便提出募化一布袋的石板。李员外见和尚的布袋不大,估计他装不了太多,便当场答应下来。
谁知第二天,布袋和尚把采石场以及码头上能看见的石板都装进布袋里。李员外见此场景,才知道和尚并非凡人,而又有言在先,也奈何不了,只能作罢。但此后,李员外家的采石生意却是一天比一天兴旺,李员外本人更是发了大财。
观夕硐内不仅有弥勒大佛,还有一开始说的音乐会。
岩硐音乐厅,是一个没有音响的音乐厅。这厅的占地面积有2000多平方,能容纳700人,在演奏音乐时,观众不管在厅内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同频自然立体声,这也可称世之一绝。

2002年这里举办了首届中国岩硐音乐厅,德国北莱茵交响管乐团在此成功演出,从而名声大噪。
而我们同样也能感受这神奇的音乐会,在一些固定的时间点,我们赶上了就能看见。我们也不用担心赶不上,音乐会的场次在一天之中还不少,只要别太早太晚就行。水云硐
水云硐其实就是景区的石文化博物馆,不过想要到达博物馆,我们还需要穿越一条运石窄巷。
博物馆内设4个展区:地球科学展区、采石遗址景观展区、采石工艺展区和石材应用展区。

这几个展区非常有意思,且涉及的地区相当大,除了展示台州地区,还有浙江其他的地区,例如德清的武康石、绍兴的柯岩、衢州的龙游石窟等等。游览完之后,一些奇怪的知识得到增长。
水云硐由于其独特的地貌,在早些年,有不少的连续剧在这里取景拍摄,例如《神雕侠侣》、《鹿鼎记》等等。双门石窟
双门石窟是原来的双门硐,经过官方的改造,这里成了一处以石窟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
硐内最大的亮点便是,洞壁刻的是老子著的“道德经”。除此之外,还有由26幅画组成的“观道澄怀图”。

观道澄怀图的壁画,取材于材于道家著作,形像生动,内容丰富,我们看了以后,对道家思想会有个大概的了解。
至于硐内的一些摩崖石刻,有“云月往来”、“酷暑绝迹”、“峭壁重扉”、“亦一洞天”等,形象地概括了双门石窟的特色,但它与观道澄怀图相比,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2009年,温岭市政府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保护中心签了“大熊猫走进温岭”三方框架协议,促成大熊猫落户温岭。它们分别是奥运明星欢欢与公主熊猫姚欣。

为此当地政府花了近400万元,打造这座占地面积近19公顷的熊猫馆。虽然大熊猫几乎哪里都有,但在一个县级市里看到,也算是挺稀奇的。

景区全程走下来花费三到四个小时,加上整体有些爬山性质,因此需要不少的体力。
不过这里的大小石洞、石制品确实不错,让人眼前一亮,且长屿硐天景区于2月26日重新开放,看惯了山山水水的朋友们,不妨去这里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