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總是情,爲我標星行不行

  近日,由中國體改研究會金融新常態課題組編寫的《中國金融監管制度改革報告2018》正式公開發行,該書從制度層面分析了2017年金融領域的改革措施,以期爲金融決策層提供參考。

  全書共解讀制度224篇,涉及監管制度、業務指引、指導意見、產品規則等種類。同時引用“三農”互聯網金融企業翼龍貸作爲唯一市場案例進行分析解讀。

  該書指出,隨着金融創新與金融脫媒的加速,以及金融混業經營、跨界發展的加劇,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先行的分業監管格局已日顯不足,監管真空、監管重複與監管套利交織而生,改革監管體制的呼聲也因之而盛。

  2017年11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2018年初,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成爲銀保監會。這兩項措施都是高層在金融監管體制問題生的重大決策,彰顯出我國金融監管改革方向。

  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課題組組長陸琪表示,在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或興或亡的大局中,有關部門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時,也要看到其中的積極成分,這些積極成分很有可能就是我們金融改革和發展的未來方向。

  實際上,互聯網金融構建了諸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渠道。特別是“三農”互聯網金融具有分散小額、服務實體的特性,符合政策監管方向,也解決了整個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資金來源問題。

  高尚全、陸琪表示,要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工作,在做好金融基礎服務工作,掃清實體發展的外部障礙,讓投資實體經濟變得真正有回報的同時,還要積極跟進金融科技發展的腳步。

  以翼龍貸爲代表互聯網金融企業正是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爲中國經濟的發展增添新動能,提升金融爲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據該書介紹,翼龍貸成立十餘年間,在服務“三農”、助力雙創、支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積累了諸多鮮活的案例。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翼龍貸借助互聯網技術累計爲“三農”領域等輸送撮合借款超過490億元,借貸筆數71.4萬筆,幫助大量“三農”家庭、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獲得有效的資金支持。

  來自中國社科院專家的調查顯示,每3萬元借款可以解決一名農民的全時或季節性就業問題。以此測算,翼龍貸累計幫助解決了農村160萬人以上的就業問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社科院專家的抽樣調查,翼龍貸幫助的就業人員一般都是年齡較大、外出就業可能較小的本地農民。

  與此同時,翼龍貸有助於農民更好地解決融資問題,吸引相當一部分外出務工的農民帶着特長回鄉創業,帶動農村的發展與就業。

  作爲傳統“三農”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翼龍貸的目標客羣定位主要爲農村的中低端客戶,同時積極探索與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等農村中端市場主題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未來像翼龍貸這樣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必將從精準扶貧走向全面參與鄉村振興,成爲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

  正如高尚全、陸琪在書中開篇所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爲中國經濟的發展增添新動能,只要中國金融改革的腳步能夠跟上市場和時代的步伐,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希望。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當前在監管推動網貸行業合規檢查工作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網絡借貸中介機構向着制度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行業規範性得到極大提升。

  翼龍貸作爲唯一一家十餘年耕耘農村市場的平臺,將致力於以金融爲切入點,建設一個開放式的“三農”生態系統,不僅爲現有“三農”領域提供金融支持,更着眼與以金融爲抓手,改善和提升“三農”產業生態環境。

   戳這裏,紅包活動倒計時開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