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12月4日電 (蘭豔)“我喜歡武漢,想通過鋼筆畫來記錄這座城市的過去和現在,見證武漢的發展和保留歷史遺蹟。”12月4日,武漢市民張漢成向記者展示他的鋼筆畫作。

今年55歲的張漢成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1998年至今,他已經用鋼筆作畫1000餘幅,記錄武漢的地標建築和風俗歷史。

張漢成練習鋼筆作畫,完全依靠自學。爲了使自己的畫藝更加精湛,他反覆練習,到湖北省圖書館借閱書籍學習,並在網上收集名家素材進行臨摹。談及作畫的感受,張漢成表示,這是人與物的交流,需要靜下心來,將點、線、面合理地組合。

在張漢成家中的客廳沙發上,一幅幅鋼筆畫用畫框裱起來,整齊地排列着。黃鶴樓、晴川閣、江漢路、曇華林、中山大道……武漢的地標建築在張漢成的筆下煥發出生機。

“只要有空閒時間,我就會騎着車走進武漢的大街小巷,將看到的風景和建築畫下來。”張漢成說道。

張漢成對畫作《武漢展覽館》有着特殊的感情。武漢展覽館曾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之一,後因城市發展需要被拆掉。“我用鋼筆畫把它記錄下來,對於我來說就是保留了武漢的記憶。”他說。

不同年代的“武漢商場”作品展示 蘭豔 攝

《武漢商場》的系列畫作是張漢成的得意之作。創建於1959年的武漢商場是全國最早上市的商業企業,是武漢市對外交流開放的窗口。

張漢成在武商量販工作,他用鋼筆分別描繪了商場60年代、80年代和當前的大樓外觀。他認爲,武商建築隨時代的發展呈現不同的特點,越來越趨於現代化。這些畫作見證了武商的變遷,也見證了武漢發展的日新月異。

“作爲一個武漢人,用鋼筆作畫記錄武漢的發展變遷,我樂在其中。”張漢成表示,未來他還將繼續畫下去。(完)

【編輯:張燕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