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娇,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任教于高陵区北街小学。撰写的教学设计在市级、区级多次获奖。工作中坚信爱心是打开心灵的钥匙,要用爱心与耐心关注孩子!

第一次读到“身正为师 德高为范”是在我踏入师范的第一天,记得我当时抬头看坐落在少陵塬上的教学楼时,楼顶的这八个大字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新生入学的典礼上校长就告诉我们,作为未来的一名教师,这句话应终身铭记。毕业之际,班主任送给我镌刻在爱满亭上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话语,鼓励我要有一颗崇敬热爱的心对待这份职业。

第一次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一张张稚气的笑脸,一双双纯真的眼睛,我就清楚地明白——三尺讲台是我一生的舞台,我从此开始了艰巨又漫长的育人之旅。

第一次听到孩子们的那声老师好,清脆稚嫩,我开心。

第一次面对孩子们讲课,水灵灵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求知若渴,我紧张。

第一次批改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细数交来的作业,翻开批改对与错,耐心纠正出错,并示范书写,我认真。

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我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反复修改,一遍遍熟练自己的教学环节,我努力。

第一次召开班级家长会,我坚持收集学生日常各学科的优秀表现,树立学习的榜样,给家长正面的引导,期望孩子更快的进步,获得到家长肯定的眼神,我欣喜。

正是这一个个第一次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用汗水和辛苦铺就而成的。

2011年,我接手毕业班,班上一个身材瘦小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比起同龄的孩子,看起来更像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一次,他喊我老师,声音微小,但我听到了心里。后来,我了解到班里同学欺负他,取笑他,他真像一只落单的南雁。他的弱小触动了我的心,我暗自想着要多多关注他,给他成长的阳光。

于是,我把他调到前面,坐在我平时批改作业的对面桌上。早读时,我一个字一个字教他读课文,虽然他很快又忘了;班上同学写作业时,我又像一年级老师那样教他一笔一划写字,尽管他记不住;班会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告诉班里的孩子们,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要关心每一个同学,争取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渐渐地,我看到了他脸上绽放的微笑,看到他尝试着和同学们交流,他融入这个集体的这一刻,我内心无比欣慰,总算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他一点力量。此后,我走进学校,他会跑过来喊我一声:“老师好!”放学时,他会招手和我说再见;我婚假归来,看到黑板的一角歪歪扭扭地写着“吕老师,我爱你!”时,我顿时泪目。

付出爱的过程是漫长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也曾为学生的不学习而大动肝火;也曾为如何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家长对我的工作不理解而心酸落泪。有时候我也会疑惑,也曾有过消沉,但是只要听到孩子们在操场上、在教室里、在上下学路上、在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的那一声声老师好,我内心的感动与自豪、责任与担当、喜悦与幸福油然而生,它渲染我整个身心,燃起了我对工作的热情,让我无悔自己的选择。

十年磨一剑,今日试锋芒。在为师的道路上,为了一节40分钟的课堂,我曾放弃与家人一起共度的时光,在夜晚的灯光下,伏案用功,内心笃定,窗外灯红酒绿于我很遥远;为了自己业务更快的精进,我曾积极参加各类外出学习和培训,如饥似渴般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转变为自己的技能,一步一步踏实坚定;为了更了解学生,我曾在下班后,走进学生的家里,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掌握更多信息便于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等我返回自己家中,女儿一句惊喜的“妈妈回来了!”我内心愧疚,但是更从容。

在十几年的时光中,我由一个懵懂的青涩的校园学生逐渐蜕变成了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我微笑着走在学生中间,传道受业解惑,在与其他老师的团结协作下,让孩子们满载一船的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从教的路在脚下延伸,我刚刚起步;从教的路在脚下延伸,我将继续前行!因为——我喜欢你叫我一声老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