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0萬人的大屠殺,人類現代史上慘烈的一頁,每10秒就有1人死亡……

“聯合國士兵接走了所有的白人,卻把黑人難民留給屠刀。”

1994年4月-7月,在中非盧旺達,100天內有80-100萬人遭到有組織屠殺,平均8-10秒就有一人死亡——比納粹的種族滅絕效率還高。

三個月的時間裏,這個國家損失了七分之一的人口——這便是震驚世界的盧旺達大屠殺。

這不僅是盧旺達的悲劇,這次,整個人類都坐到了無形的審判席上。

導火索

從1962年盧旺達獨立開始,種族傾軋就從未停止,衝突的兩方分別是占人口85%的胡圖族和占人口14%的圖西族。

胡圖族長期控制政權,默許對圖西族的歧視,小規模殺戮時有發生。圖西族也沒有自縛手腳,他們組織了反政府武裝,1990年整個國家陷入內戰。

隨着國際社會的調停,和平協議在1993年簽署,但誰也不服誰。

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

1994年4月6日,胡圖族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乘坐的專機在機場附近被導彈擊落,機毀人亡,總統此次出行原本是參與和談。

總統身亡後,內戰雙方隨即重燃戰火。這起擊落事件也成爲盧旺達大屠殺的導火索,成千上萬的胡圖族人被煽動起來,有組織的“清理圖西族蟑螂”。

胡圖族和圖西族

古時的盧旺達並沒有種族之分。這完全是比利時人在殖民期間執行了荒謬的民族劃分搞出來的。

殖民者一廂情願地把全國劃分爲兩個民族,劃分的標準是:

A看臉:身高較高、膚色較淺、鼻子較窄的人被認爲是圖西族,個子不高,膚色較深、鼻子較寬的則爲胡圖族;

B看財產:有十頭牛以上的人是圖西族,十頭牛以下的是胡圖族。

種族鑑別

比利時人的目的很簡單,挑出長相接近歐洲人的少部分(圖西族)去統治廣大平民(胡圖族)。他們要求人人攜帶寫有民族的身份證,然後故意把社會資源集中給圖西族。這造成了事實上的民族分化和社會矛盾。

原本沒有民族意識的盧旺達人漸漸發現,金錢、權力全部集中在少數圖西族人手裏,這激起了胡圖族的不滿。在這種對立中,兩族人都愈發接受自己的民族身份。

圖西族身份證

胡圖族身份證

殖民者在二戰後離開,政權卻交到了胡圖族人的手裏,長期的壓迫使得他們迫切想報復圖西族人。

這一切都爲種族滅絕埋下了禍根。

有準備的屠殺

種族滅絕是胡圖族人蓄謀已久的行動。前一年,他們進口了價值三十多萬美元的砍刀,理由是甘蔗和香蕉豐收。

胡圖軍警也在積極囤積子彈、訓練民兵。他們收集了圖西族的個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

街頭巷尾籠罩在傳言中,但大部分圖西族依舊寄希望於和平談判。暴力分子在等待一個機會。

4月6號晚上八點二十,總統專機被炸時,盧旺達人正圍着收音機聽非洲杯半決賽直播,一個沙啞的男音插播進來,憤怒的高吼:

“蟑螂誘騙我們籤和平協議,炸死了胡圖族的總統。清算的時刻到了!清算的時刻到了!拿起你們的刀槍,我們去砍倒那些大樹!(We must cut the tall trees!大樹意指圖西族人,因爲圖西族人個子高)”

百日清洗

總統專機是誰打下來的,至今沒有結論。但盧旺達燃燒了起來,胡圖族傾巢而出,把砍刀和子彈嵌進圖西族的腦袋。砍頭、凌遲、剝皮,你能想到的手段他們都用上了。

極端分子們首先幹掉了主張和平的政府高官,擁戴各路軍事領袖上臺。軍警們在街頭架起路障,排查每一個路過的人,如果發現圖西族人,或者窩藏同情圖西族的人,統統格殺。

各地的軍政機關都接到了“最高指示”:開始動手,嬰兒也不要留。

大多數受害者死於鄰居之手,因爲互相之間知道底細。廣播電臺不斷地公佈圖西族人的姓名和住址,暴徒們挨家挨戶踹門清洗。

路邊橫七豎八扔着來不及處理的屍體,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國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太平間。

暴徒們還組織起來,去清空庇護難民的教堂和學校。4月9號,暴徒們當着聯合國觀察員的面屠殺了一羣躲在波蘭教會里的孩子;4月12日,民兵用推土機推倒了Nyange教堂,把逃出來的難民用子彈撂倒;而在Ntarama教堂,暴徒們用手榴彈和機槍,把堵在教堂裏的5000難民活活燒死……

教堂裏的白骨

除了圖西族,不願參與殺戮的以及提供庇護的胡圖族人也是暴徒們屠殺對象。據統計死亡的一百萬人中,有高達10%的胡圖族人。

難民用屍體擺出“停止屠殺”

在屠殺開始的頭六週,就有80萬人喪命,是納粹屠殺猶太人“效率”的五倍。屠殺結束後,原本一百多萬的圖西族人銳減至30萬。25萬人淪爲寡婦,40萬人成爲孤兒,許多家庭由不到10歲的孩子當家。

艾滋、瘟疫和難民

在歷史上,每次暴行都伴隨着強姦。在百日屠殺中,幾乎每個12歲以上的圖西族婦女都沒有逃脫,她們被輪姦,被刀槍攻擊,甚至淪爲性奴。

戰後,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首次將強姦視作國家行爲,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有犯人因爲把強姦作爲種族滅絕手段而被判刑。

更惡劣的是,暴徒們故意讓艾滋病患者強姦婦女,超過67%的受害者染上艾滋。戰後,盧旺達HIV陽性人口占到11%,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平均數爲8%。

此外,鄰國也遭了殃。大批的屍體隨着河水衝到了下游的烏干達,導致烏干達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

難民營

直到1994年7月,圖西族武裝推翻了胡圖政府,屠殺才被徹底制止。圖西族掌權後,有超過兩百萬胡圖族因爲害怕報復而逃到國外,成爲難民。

國際社會的不作爲

前宗主國比利時:

屠殺開始的第一天,因爲保護圖西族總理,10名比利時維和士兵遭到虐殺,比利時全面撤軍,此前他們是駐軍盧旺達最多的國家。

美國:

前一年剛剛發生“黑鷹墜落”,用兵謹慎,決定不干涉。事後克林頓曾表示道歉。

法國:

胡圖族政府的堅定盟友,不僅在內戰中訓練胡圖士兵,在屠殺中還冷眼旁觀,不提供難民保護,被認爲是屠殺的幫兇。

戰後盧旺達切斷了和法國的關係,改官方語言法語爲英語,加入了英聯邦,並起訴了戰爭期間作爲幫兇的法國領導人。

聯合國:

祕書長加利一直呼籲安理會干涉,但安理會直到6月才決定用兵,爲時已晚。

在此之前,只有加拿大籍的“聯合國盧旺達援助團”司令達萊爾將軍,用僅有的兵力劃出了一片安全區,這位將軍在屠殺前後曾多次要求安理會出兵維和,但都被主要大國否決。沒有命令他不能上街制暴。

達萊爾將軍

因爲此事,後半生多次抑鬱自殺的將軍在回憶錄中寫到:如果有5000名裝備精良、授權明確的維和部隊,這場屠殺就能夠被制止。

如今盧旺達

戰後,盧旺達新政府奉行大和解政策,取消了民族的劃分,淡化種族差別。爲避免冤冤相報,政府只懲辦罪大惡極的屠殺組織者,而對參與集體行動的平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儘量給予寬大處理。

身份證不再有民族之分

盧旺達原來的國旗是紅黃綠三色,2001年新國旗法通過,藍色代替了紅色,因爲紅色讓人想到屠殺,盧旺達不願再見到鮮血。

經過幾年的建設,盧旺達一舉成爲了非洲發展最快的國家。也是非洲第一個用上4G的國家。

多部文藝作品描述了這場災難,比如最爲著名的《盧旺達飯店》。

今年是盧旺達大屠殺發生後的第24個年頭,作爲現代史上血腥的一頁,它永遠警醒着人類社會。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