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舊兩部《亮劍》中,我們經常看到八路軍獨立團團長李雲龍扛着捷克式輕機槍帶着部隊衝鋒,通過兩部電視劇一對比就能發現,一個扛機槍的動作非常帥氣,一個卻非常樸實。

首先我們來說說由李幼斌主演的老亮劍,在整部劇集中李雲龍一共有兩次親自抗着捷克式輕機槍去救人。一次是最開始時,新一團從正面突圍大彪因爲在後面被日軍給圍住了,李雲龍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二話不說,拿起身邊的輕機槍就帶領突圍出來的獨立團戰士返回包圍圈救一營長張大彪,最終成功把張大彪給救了出來。

第二次是日軍掃蕩大突圍的時候,李雲龍聽到他的騎兵連被日軍圍住,也是拿起輕機槍帶領戰士打開缺口接應騎兵連。

最終因爲獨立團大部隊分散突圍,李雲龍身邊的部隊太少,再加上李雲龍突然生病,所以最終沒有成功。騎兵連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最終騎兵連長孫德勝帶領剩餘的幾個戰士向日軍發起了最後的決死衝鋒,最終全部倒在了衝鋒的路上,孫德勝那句“騎兵連,進攻”成爲永遠的絕響,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而新亮劍李雲龍最精彩帥氣的抗槍場面就是在黃河渡口時,李雲龍和楚雲飛一人扛一挺捷克式輕機槍狠揍日軍飛機的場面,那氣氛,那動作真是帥氣極了。

可是我們看的是抗日戰爭電視連續劇,不是神話劇啊,先不說用輕機槍能不能打到飛機,就說捷克式輕機槍一個彈夾才二十發子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啊,他兩個打了半天難道不用換子彈們嗎?

抗日曆史劇應該還原當時的實際情況,如果光追求動作帥氣,場面火爆,還不如表現的實實在在點的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