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就聽村裏老奶奶講故事,大多都是她生活中的經歷,添點油加點醋,就成了哄孩子的段子,其中不乏鬼子來了、打老日、跑老日這種刺激的。豫語第38期,漯河人蔡運磊用家鄉話爲大家還原兒時聽過的故事。

  點擊音頻,聆聽豫語

  文字版

  散發着草味兒水氣、剛剛抹斷了無數青草脖子的生鐵鐮刀眨了下眼,嗖地跳到半空,瞄準騎在福來大哥身上的永正那颳得發青的腦殼兒,一躍而下。風聲呼呼,幾截殘存的草莖看不得即將發生的殘暴,趕緊從銀子般的鐮刃兒上翻身跳下……

  噌,一聲悶響,一股溫熱的紅色液體濺起來,射在五爺福禮的脖子上。永正啊呀一聲,翻身而倒。福禮已砍紅了眼,他掄起血鐮,正要砍第二下時,裹着小腳的奶奶抱着大伯一頭撞進院子:走走走!老日來了!

  “老日”來了,可咋辦呢?

  惹不起還躲不起!爺爺他們選擇了“跑老日”。

  “跑老日”說得輕巧,幾大家子,光孩兒就有9個,咋跑?爺爺是個銅匠,走南闖北多年,法兒多里很!他二話沒說,回家拽出那頭犁地的犍牛(閹割過的牛),三下五除二,在牛背上煞(收束)了個十字樁,兩側再各綁一個小簍子,抪(抱)住瓷實的大伯和另一個最小的孩子,往簍兒裏一塞了事兒。

  轉身準備攙着我老太(爺爺的母親)跨牛背上時,老太卻死活不去,理由是“歲數大了,擱老家死總比死在外頭強”。

  時間很緊,爺爺只好打開院兒裏一口不大的紅薯窖,把老太太抪(抱)了進去。

  出來後,他沒敢蓋上木板,只是在洞口胡亂撒了一片苞谷稈兒。然後招呼其他人每人抱個孩兒,拽牛出門拐彎兒直奔南邊兒而去。

  “黑燈瞎火兒,恁多人,大人小孩兒嚇得冇(意爲“沒有”,音mǎo或mōu)一(音yo,意爲一個)兒人挾邩(音xiéhuò,意爲叫喊);連平時叫的‘嘛吱妞兒’(知了)也憋氣不吭。

  有人覺得腳邊兒有個東西擱那兒鼓湧(蠕動),挑了下,原來是個長蟲(蛇)……餓了就忍着,肚裏腸子都麻花兒一樣,扭成繩兒了。‘喝湯’(喫晚餐)?想都白想”,奶奶說,天亮後,在野地裏跍蹲(音gūduì,意爲蹲下,有時也被寫作骨堆、骨兌等)一夜的大家冇一兒人敢回去看看。

  最後有人想讓平時膽兒最大的鐵牛回去,他卻嘴一撇:“白愨(音què,但在河南話裏一般念成第一聲,意思是欺騙、矇混)俺咧,誰想回去誰回去!”

  爺爺惦記着老孃,加上出來匆忙,啥喫的也顧不着帶。雖然當時是夏天,但露水大,大人還好,小孩兒連個“鋪地”(褥子)、“蓋地”(被子)都冇。他跟奶奶交待幾句後,決定悄悄回村兒,一探究竟。

  沒想到剛一進村兒就壞菜(倒黴):他被幾個日本兵堵住了,繩子一捆,推推搡搡地押進了村兒裏的老井處。爺爺不明所以,索性裝聾賣啞。

  原來,這夥兒從漯河來的老日們接到了漢奸密報,專程前來圍殲村兒上蔡疤瘌帶的游擊隊呢。可他們很不幸——蔡隊長也有自己的眼線。奶奶之所以能給爺爺通風報信兒,就是蔡隊長派人告訴她的。

  大老遠來,興師動衆卻撲了個空,老日們既不高興也不甘心,他們決定舉行一個示威儀式。

  一個挎長刀的老日頭兒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打了個手勢,嘴脣動了動,好像說了句人話似的,旁邊有個挎盒子槍的傢伙彷彿觸了電,渾身一顫,立馬兒立正扯着嗓子喊:“父老鄉親們,老少爺們兒……”

  原來這貨是個中國人——“漢奸翻譯官”!

  “漢奸翻譯官”的嘴脣抖動着,開始噹噹噹地掃射了。不一會兒,人們彷彿中了彈一樣,眼皮兒全耷拉下來了,整個人也似乎枯處(皺、不平整)、發穅(植物因失去水分而發乾、虛、空)了。

  老日頭兒的意思有兩層:一是說蔡疤瘌帶人四處殺人放火,擾亂治安,無惡不作,必須嚴懲;二是每家每戶要出一個勞力,跟着他們回城。“老少爺們兒”無論是誰,從今以後只要每向“皇軍”交出一個游擊隊員,無論死活,就可以領走一個家人。

  就在這時,一聲槍響,老日頭兒的話音戛然而止,苞谷稈般地仰面倒下,錚亮的靴子上濺了串串紅白相間的斑點兒。

  爺爺就此逃過一劫。

  原來,蔡疤瘌精明得很,平時早有防備。只要不行動,他就把隊伍化整爲零,分開駐防,周圍的幾個村子如小曹、大陳、杜莊、閻魏、周莊等,都有游擊隊。他這次帶人摸回來,就是要給送上門兒的老日們來個反包圍——關門打狗。

  那個被一槍斃命的老日頭兒,其實早就被游擊隊的神槍手給盯上了:白手套+東洋刀+大馬靴,特徵恁明顯,分明是作死的節奏啊!

  漢奸翻譯也沒跑掉,還沒等抽出他的盒子槍,大腿就被打了個對穿洞,立馬癱在原地可着嗓子嚎,比殺豬嚎得還慘!

  老日們也太輕敵了,光想着速戰速歸,連機槍、擲彈筒都冇帶。結果在游擊隊員的一陣火力急襲下,除了漏網的幾個,剩下的包括僞軍在內,被游擊隊一網打盡。

  至於藏身於紅薯窖的老太,也冇啥事兒。爺爺救她出來時,她正薅(拔)着窖木長出的木耳喫呢!老太牙口好,胃口也好,窖地遺留的幾根恁艮(食物堅硬而不鬆脆)的紅薯,她居然在一天一夜全喫光了。

  至於地面上發生的啥事兒,她一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老日們的投降,蔡疤瘌他們是有功的。”奶奶感嘆道,只可惜,“好人不長壽”,蔡疤瘌在文革中被批鬥得受不了,含冤自盡了。

  如今,不管是叱吒風雲的蔡疤瘌,還是爺爺乃至講故事的奶奶,都已安睡在故鄉的土壤裏。

  掃墓歸途,我在車上忽然想起一個問題:“跑老日時候兒,俺爺他們因爲啥跟鄰居打架啊?”

  “因爲啥?他們就像老日一樣,欺人太甚——原先都是一些小小不然的事兒,比如把咱家的雞子弄走偷喫咧,把他們喂的牲口趕到咱們地裏喫莊稼……這些恁爺都忍了,鄰里間,誰沒個三長兩短、磕磕碰碰!

  但最後正擱地裏幹活兒哩,恁爺聽說他們把恁老太勜(推)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啊!於是,恁爺他們幾個小褂子一脫,赤脊樑回家就上去打開了。

  拿鐮刀砍人的是恁五爺,當時他還小,看着恁爺被壓在下頭了,就給了他們一下……”

  徵 集

  用方言講你的故事

  IF YOUR 方 言 說 得

  無 與 倫 比

  的 好

  請 加 入 我 們 的 S Y 羣

  ▲加羣主請備註一句你的家鄉話

  河南人說河南話。

  一檔屬於全球河南人的有聲節目

  你 的 故 事 我 的 酒

  文圖、配音 | 蔡運磊

  剪輯、統籌|靜靜謝

  END

  河南人最常說但不會寫的15個方言字,認識5個算你厲害

  河南人最常說但基本都不會寫的十個字,學會一半就有資格向人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