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面我們來說說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衛拉特蒙古的臣服過程:。經過康熙、雍正、乾隆長達七十年的反覆征剿,大清王朝終於武力掃平西北叛亂把漠西蒙古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導讀:蒙古臣服滿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蒙古科爾沁部與努爾哈赤結盟開始到乾隆徹底平定西北準噶爾部結束長達一百多年。當後金崛起時蒙古早已式微,即使黃金家族的末代大汗林丹汗也僅僅統轄察哈爾部。此時黃金家族早就沒有當時在蒙古草原的號召力,雖然林丹汗也曾經嘗試做出過努力。但是被皇太極擊敗遠遁青海後感染天花去世,兒子額哲投降後金。漠南蒙古併入後金版圖。接下來漠北蒙古本就與後金親近,而漠西蒙古四部基本保持着名義上的朝貢。經過從康熙到乾隆長達70餘年的征戰,漠北和漠西蒙古最終併入大清王朝。
蒙古各部歷史衍變簡介
蒙元自從退出中原後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北元正統時期;2、韃靼時期;3、瓦剌帝國時期;4、蒙古各部各自爲政時期。其實到北元在藍玉捕魚兒海一戰俘虜北元宗室、繳獲元庭印信時黃金家族就威望盡失。到1402年鬼力赤擊殺末代大汗(統一蒙古大汗)去國號改爲韃靼時,蒙古草原已經是誰的拳頭大誰做主的時代了。尤其是瓦剌太師也先擊殺韃靼阿魯臺,進而在土木堡俘虜明英宗朱祁鎮瓦剌達到頂峯。也先時候瓦剌帝國分裂,草原恢復到各自爲政的階段。雖然中間經過達延汗、俺答汗等一度的中興,但是作爲統一蒙古各部的大汗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林丹汗就是漠南蒙古的最後一任大汗,他也試圖再次嘗試統一蒙古各部。對內他統一了右翼蒙古,對外聯明抗金。但是科爾沁等部已經臣服後金,所以林丹汗作爲右翼蒙古之主已經直接和後金接壤沒有任何緩衝空間。1632年皇太極大舉進攻林丹汗,林丹汗戰敗遠遁青海。漠南蒙古從此納入大清版圖。
漠北蒙古、漠西蒙古的臣服過程
滿清征服蒙古並不是貪圖土地和草原,而是通過聯姻和戰爭的方式把蒙古綁在大清王朝的戰車上共同對付大明王朝。對於人口基數非常匱乏的滿人來說是個硬傷,巔峯時期滿八旗也沒超過十萬。所以征服蒙古進而建立蒙八旗,通過蒙八旗和滿八旗的嫺熟的騎射來壓制明朝就成爲大清的國策。
在漠南蒙古大汗林丹汗病逝後其子哲哲投降,漠南蒙古被大清分爲16部49旗後納入清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所以大清對蒙古是兩手政策:一是通過聯姻方式鞏固滿蒙聯盟,讓其他蒙古各部看到大清的親善;二是針對不臣服的部落進行堅決的武力征服。下面我們來說說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衛拉特蒙古的臣服過程:
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車臣汗在滿清入關以前就表達了杜宇後金的臣服,在順治康熙年間這種友好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通過多倫會盟喀爾喀三位大汗都受到大清的冊封,三汗也定期朝貢。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摩西準噶爾部和沙俄對喀爾喀部的入侵。在大清擊敗葛爾丹對喀爾喀入侵後與漠北蒙古各部大汗多倫會盟,在取消蒙古大汗封號賞賜大清官職並把漠北蒙古劃分爲39個旗。從此漠北喀爾喀部併入大清王朝。
而漠西的衛拉特(其實就是明朝時期的瓦剌)四部早在順治三年表示了名義上的臣服。漠西固始汗與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並命其統轄諸部。雖然名義上確定了主權關係,但是衛拉特四部還是按照自己內部的劃分統治着自己的故地。也就是說此時的清政府僅僅保持着名義上對西部疆土的統治權,情況如下圖所示:大清王朝直轄的只有東部東北祖地以及大明兩京十三省,西部依舊是羈縻統治政策。這種鬆散的統治激發了噶爾丹的野心,逐漸打算統一蒙古各部恢復蒙元版圖。
在統一漠西各部後趁着喀爾喀內亂入侵喀爾喀部,此時大清平定三藩叛亂沒有多久急需休養生息。所以內亂的喀爾喀部迅速被葛爾丹各個擊破,統一蒙古喀爾喀部的葛爾丹兵鋒直指大清都城。康熙不得不先後兩次親征葛爾丹,把準噶爾趕出喀爾喀部。
經過康熙、雍正、乾隆長達七十年的反覆征剿,大清王朝終於武力掃平西北叛亂把漠西蒙古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如果從科爾沁蒙古語努爾哈赤會盟開始,到最後徹底平定漠西蒙古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年。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