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選座 黃牛的新生意

北京商報沸點調查小組

時隔兩年,再度重回北京的“A CLASSIC TOUR學友·經典”巡迴演唱會開演在即,截至目前,獨家授權票務平臺貓眼演出上的四檔門票已經全部售罄。但與此同時,一批“黃牛”也在以支持選區、選座的旗號招攬着生意。原本就屢禁難止的演唱會黃牛,如今又以“支持選座”高溢價售票,這無疑讓本就暗流湧動的票務市場再次籠罩上了一層陰影。

高溢價售票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截至目前,“A CLASSIC TOUR學友·經典”巡迴演唱會北京站中收到1880元檔位門票的樂迷座位基本固定在首層坐席的14-28排間,僅有少量黃牛曬出的紙質票可達到前5-10排。

經過與多位黃牛的詢價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在貓眼演出四檔門票已經售罄的情況下,目前開演首日1880元檔隨機座位門票已經炒至2480元,而隨後兩天的演出,因恰逢週末,還將在此基礎上持續上浮200-300元左右。

“如果你肯花錢,我這裏還能提供選座服務。”黃牛王先生神祕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這裏的票絕對保真,其中114號區域是全場最好的位置,這個區域的前三排我都有票,但是數量已經不多,要買得抓緊,票價區間大概在3400-3900元之間”。

資深樂迷梁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幾年前我還會在平臺上蹲點搶前排和內場票,但每次到開票前5分鐘網絡就開始卡頓,正式搶票的時候平臺基本就是癱瘓狀態,等好不容易刷新出頁面,票早就搶光了。後來有黃牛告訴我,普通人就別費那個勁去搶前排和內場票了,根本搶不到,因爲你們沒有那個渠道,甚至有時候連票務平臺都沒有這個渠道。”

票從何處來

演出行業分析人士黎新宇向北京商報記者說道:“爲了抑制黃牛使用違規手段組團搶購演出票,近些年來各大平臺可是費盡心思,但爲什麼最終還是屢禁不止,原因就在於演出各個環節水分太大,黃牛到處有空可鑽。按理說,張學友北京站演唱會連開三天,且票價不低,不應出現如此高額的溢價情況,但目前黃牛手裏的高溢價票還是有市場,還喊出可以支持選座,問題的源頭就在於誰讓黃牛拿到了票。歸根結底,還是主辦方。”

針對此事,北京商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此次張學友演唱會主辦方安徽慧仕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在聽完問題描述後選擇拒絕回答並掛斷電話,截至發稿對方未作出回應。

“主辦方這次把全部首層坐席設置成了1880元的頭檔票價,這就是將近30排的座位,佔了整個場館的小一半,能拿到前10排的概率太小了。而且我們的前排票都是從主辦方直接拿,既然我們拿走了,怎麼還會在派位的時候出現呢?”王先生如是說。

演出商程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市面上黃牛票的來源主要有三個途徑,其一是收“零散票”,散戶會蹲點頭部演唱會門票,搶到之後直接轉給黃牛,從中掙一部分差價;其二是黃牛自有的搶票團隊使用刷票軟件進行搶票,然後分區分價格進行售賣。但這兩種方式都不是最爲重要的,黃牛的票大部分都是由主辦方直接兜售,包括前排票等。“目前主辦方留票、贈票早已經是行業內公開的事實,就連藝人的粉絲後援會也有部分私下購票的名額,但仍是以原價票爲主,主要是爲保證粉絲入場率和維護關係。”

“但最主要的是主辦方和黃牛相互勾結搭夥炒票”,程女士還透露,目前主辦方與黃牛間的合作主要分爲兩種,一是將頭部演唱會炒到更高價格謀取暴利貼補演出成本,另外就是演唱會售票相對較差的情況下,主辦方會利用營造出演唱會火爆的假象,然後以低價將票出售給黃牛進行回本。

多環節存漏洞

而當北京商報記者提到入場身份信息覈實問題時,黃牛霍先生說道:“拿着本人身份證就可以,現在大型演唱會肯定會查的嚴一些,但也只是檢查身份證走個過場,國內的檢票流程遠沒有升級到這個水準,將購票人和入場人一一對應,只要你拿着身份證就會讓進,這都是每場演唱會主辦方和場地方之間默許的。”

黎新宇指出,目前大型演出的票務環節漏洞頻出,主辦方、場地方以及售票平臺,多年來“默許”了大量行業亂象,今年7月的薛之謙“摩天大樓”演唱會,在演唱會開場前3小時,內場單張1517元的門票被“黃牛”炒到了2萬元。除高額溢價外,而黃牛能夠賴以生存,假冒紙質票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瞭解,盜版紙質票製作工藝和成本極低,只需按真票的原型找到合適的紙張進行彩印加工便可完成。“所以推行無紙化入場將是未來演出市場的必行之勢,雖然現階段國內的電子票系統還不成熟,但已經在逐步推進過程中,因爲是直接通過掃描手機二維碼入場所以還是能抵擋部分黃牛的低成本造假技術。”黎新宇如是說。

而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實行無紙化電子票入場的趨勢對於剋制黃牛倒賣票務肯定是有導向性的幫助,從長遠角度來說,電子票的出現將會爲未來演出票務市場的規範打下基礎,但在短期內仍然難以解決這個深存已久的行業痼疾。未來真正打擊黃牛、規範市場還是要依靠法律法規的建立,目前來說,對於票務倒賣在法律上仍是一個“灰色地帶”,沒有明確作出要求,也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在整體演出市場關係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最爲實際的還是應該減少甚至杜絕贈票送票的行爲發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