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学 时 讯

来源:精准医学与蛋白组学

Label-Free高通量磷酸化组学技术路线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超家族是神经性疾病的主要药物靶标,系统性研究GPCR在体内的信号转导对于低副作用GPCR疗法的发展相当重要。阿片类药物具有强效镇痛的作用,但短时间内即可产生成瘾等副作用。研究药物在大脑中激活的细胞信号级联反应,有助于药物的开发与优化。

近期(6月22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Science报道了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MPIB)、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等的科学家合作发表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应用高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了小鼠大脑内5个不同区域对阿片类药物作用后产生的信号通路,为理解大脑中阿片类受体信号通路建立方法。

2,产前基因疗法可预防胎儿致命神经变性疾病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一项利用产前基因疗法治疗急性神经元病变的高雪氏病(Gaucher disease)的小鼠模型的研究表明,在子宫内进行的基因治疗可用于治疗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此项研究7月16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了产前基因治疗作为使遗传疾病造成最小化伤害新方法这一概念。

阅读链接:

阅 读 分 享

1,CMU与谷歌大脑联合出品:62页PPT带你理解SQuAD大赛冠军--QANet

作者:Thang Luong

编译:Yongxi

来源:专知

四月份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谷歌大脑的研究者发布了QANet论文,并发表在ICLR2018上,旨在提出一种新型问答模型。该模型中去除了其他问答模型中的RNN部分,仅使用卷积和自注意力机制,便达到了超越目前最优模型的效果,并使用此模型获得了阅读理解SQuAD大赛的冠军。本文来自谷歌大脑发布的最新介绍,详细介绍了该模型中的技术细节,现由专知团队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阅读链接:

2,比娱乐圈更黑暗,科学家人设崩塌挖出了纳粹“吃人”的帮凶

来源:SME科技故事

早已家喻户晓的自闭症先驱汉斯·阿斯伯格,因生前的学术成就遭埋没而被视为“历史上最不幸的心理学家”,无数人为他打抱不平。半个世纪以来,他更是被歌颂为从纳粹手中拯救了许多无辜性命的英雄。

然而,最近历史学家却证实他曾主动帮助纳粹杀害数十名无辜的生命。他发表自闭症的研究论文则是为了迎合纳粹,达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这场世纪谎言震惊了全世界,也将以他命名的阿斯伯格症重新推进人们的视线。

阅读链接:

会 议 讯 息

神经环路的发育与功能前沿| September 25-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