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AH-1武装直升机

上世纪六十年代,越南战争爆发。由于这场战争中美国人使用了大量的UH-1运输直升机以及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进行兵员投送和战术打击任务,因此越南战争也被称为"直升机战争"。当然,除了UH-1和AH-1外,还有一种长相极为憨态可掬的直升机,在越南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CH-37"摩哈维人"。


CH-37的体型在当时还是相当大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传统的固定翼式飞机难以完成人员搜救以及长时间空中滞留等任务,发展一款性能优良且具备较大运载能力的直升飞机的任务迫在眉睫,在这个背景下,西科斯基公司的CH-37横空出世。


CH-37在服役初期许多部队难以接受他的外形

实际上,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已经实验性量产了R4,R5以及R6这三种型号的轻型直升机,并多次完成了炮击着弹观察,飞行员救援等任务,但由于发动机问题始终难以解决,美国的发动机研制一度停摆。面对困境,西科斯基公司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将两台R-2800发动机安装在机身两侧,从而解决占用机舱过多空间的问题。虽然西科斯基的方案成功了,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CH-37的造型相当怪异,甚至引发了美国军方的集体吐槽——毕竟与传统美式装备硬朗干练的造型比起来,CH-37这玩意的画风实在是太诡异了。


图为正在释放吉普车的CH-37

虽然外形怪异,但CH-37强悍的性能让美国军方最终接纳了这个"小怪物",在两台R-2800发动机的支持下,CH-37拥有多达14吨的起飞重量,全速飞行下的最大航程也达到了233公里。足以运载3辆吉普车,一门105mm榴弹炮或是26名武装到牙齿的陆战队员执行远程投送任务。虽然在现在看来,CH-37的性能并不算优秀,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CH-37的投送能力足以堪称"恐怖"了。


图为发动机被画上大眼睛的CH-37

在一些基层部队中,美国士兵往往喜欢给CH-37的两侧发动机画上两个巨大的眼睛,颇像美式动画中的"大眼萌"。此外,相较于皮薄馅大的UH-1,CH-37的机体强度更大,具有更好的防护能力,一些部位甚至能够抵挡7.62mm子弹的直接射击。有医疗保障人员的陪同下,CH-37能携带20余具担架抵达目的地并进行伤员运输工作,是当之无愧的"空中巴士"。


发动机的维护也是困扰机组的重大问题

越南战争爆发后,CH-37作为可靠的空中运载平台,被用于执行物资运输和伤员转移任务。此外,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数架CH-37经过改装后,用于代替空中预警机。但此时,活塞式发动机动力不足,可靠性差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再加上两台巨大的R-2800是外置在机身两侧,非常容易成为地面防空火力,甚至是无后坐力炮的活靶子,一旦发动机损坏导致动力丧失,那么再强的运载能力也无从谈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CH-37全面停产,并逐渐退出现役,由性能更加优良的黑鹰与支奴干取代,结束了其辉煌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