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作爲田園詩派創始人,其歸園田居六首馳名古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熱愛山水大自然,嚮往閒散歸隱生活的著名田園派詩人,在其早年間竟然多次“另投明主”,五次入仕五次致仕。

他的這一舉動在其生前身後都招致了許多非議,很多人批判他“立場不堅”,無論是從“隱士氣節”上看,還是從“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上看,陶淵明的做法都是不被人所認同的。

那麼,首創田園詩派,多次寫詩表明自己只願隱居深山終老的陶淵明是否真的如他們所說是個三頭兩面,立場搖擺的人?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對陶淵明的家庭背景,及他所面對的政治大環境有一定了解。

一:陶淵明出身士族家庭,其父淡漠名利

1.陶淵明生平簡介。

《晉書·卷九十四》有載:“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陶潛即陶淵明,淵明也是他的字,其又自稱爲五柳先生。他的曾祖爲東晉晉元帝司馬睿時期,官至大司馬的陶侃,祖父爲陶茂,是江州武昌郡太守。

其自著《五柳先生傳》有言:“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看到這裏自然會聯想到《晉書·卷六十六》對於其曾祖父陶侃的記述:“侃……,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於己門。侃後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

這裏說的是陶侃曾經負責督促各營種植柳樹。當時,都尉夏施偷了官柳種植在家門前。陶侃看見後就停下車來問他,“這是武昌西門前的柳樹,你爲了什麼原因要偷來種到這裏?”夏施惶恐謝罪。

由這個聯想不得不懷疑陶潛自號“五柳先生”所想表達的真實意義。

2.陶淵明的家庭情況。

陶淵明出生於士族家庭,曾祖一路爲官官至大司馬,外祖父爲晉朝名士孟嘉。陶潛曾特意爲孟嘉作《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他在文中寫道,“君諱嘉,字萬年,……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淵明先親,君之第四女也。”

從這裏能看出,陶家與孟家是親上加親的關係,陶淵明的父親和母親是近親結婚,兩人互爲表親。

在陶侃官途如此通達的情況下,各大史書中卻都很難查找到陶淵明父親的記載。

只能勉強從陶淵明爲了激勵兒子奮發圖強寫的《命子》一詩中讀到,“於穆仁考,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意思是說:“我那仁慈的先父啊!性情恬適淡泊名利,就算暫時寄身於官場,也沉穩鎮靜,不因得官而大喜,也不因失官而大悲。”對照前面描述的沒有史書記載陶父一事能看出來。

陶父應當只是做了一個很小的官,並且還沒當多久就因爲某些原因沒當官了。

二:東晉門閥統治,戰亂頻繁

1.門閥政治下的東晉。

東晉的一開頭就是“王與馬共天下”的時期,其王權之低可見一斑。後來的王敦叛亂不僅讓晉朝大傷元氣,更是讓後趙趁機奪取了東晉北邊豫州等州的部分土地。

這場戰亂髮生時,陶淵明雖然並沒有出生,但他就住在豫州與江州邊界上的潯陽,離後趙、前秦等多個國家對東晉進犯的現場非常近。

同時,江州就在建康所在揚州隔壁,因此,陶潛對於東晉十六國多國戰亂及東晉內部的各類門閥大亂鬥有着深刻且切身的體會。由於東晉王朝本身是在各大氏族護擁之下南渡來到揚州建康的,且在王朝建立初期,主要就是靠各大氏族的力量在支撐。

因此,東晉時期先有琅琊王氏把持朝政,其權勢與日俱增,甚至在公元322年爆發了歷時兩年之久的王敦之亂,王敦之亂被平息後,又有試圖篡位但失敗的恆溫恆氏家族。王權旁落導致的政局不穩,縱使許多有識之士無法順利入仕,只得偏居一隅靜待時機。陶淵明自然也是這其中一員。

2.戰亂頻仍的東晉。

東晉的戰亂不僅僅是發生在國家邊界線上,更是發生在衆多將領屬地的叛亂中。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正是因爲在國內平叛的戰功赫赫,才得以一路從小小的樅陽令一路升至太尉,但也正是因爲其戰功顯著,從而招致王敦忌憚,被迫躲到廣州保平安。

甚至於在陶侃死後,陶氏一族又被庾亮全力打壓,到陶淵明這一代,陶氏一族早已沒落。

從陶氏一族的變化就能看出東晉內政之亂,陶侃用一身血汗拼下來的累累戰功,晉元帝都沒說什麼,只因爲王敦逼迫,陶侃便只得被迫逃亡,就算最後晉成帝司馬衍在他死後追封他爲大司馬也不能補償他在生前受到的傷害。

三:陶淵明家中貧困,無奈四次“另投明主”

1.士族家庭的希冀。

陶淵明從小學習各類書本知識,堅定走“士”之一路,家人們傾全家之力才能讓他在漫長的歲月裏專注於讀書一事,若是僅僅因爲他覺得官場黑暗而不去做官,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

陶父在他幼年便離他而去,陶淵明一共育有五子,他的母親孟氏年邁,妻子翟氏在辛苦照顧家裏的同時也迫切希望他能當官賺取俸祿緩解家中貧困。

在這種情況下,陶淵明不得不一再出仕,然而,縱使是被迫出仕,他也仍舊希望能有一番作爲,而不是在小小職位上庸碌度日。是以,雖然他多次出仕,但最終都因無法忍受官場爭鬥而匆匆致仕。

2.朝代背景的不得已。

東晉時期各大門閥交替掌權,作爲地位低下的“庶士”一類,陶淵明所擁有的話語權其實極爲低微。在一大家子嗷嗷待哺的情況下,縱使他很想在家躬耕也不能。在只能入仕爲官賺錢的情況下,他先是當了江州祭酒,隨後因爲“不堪吏職”而“自解”歸家。

這裏的“不堪吏職”一是對於官場黑暗的厭惡,二應當還有對於在這個職位上無法實施他遠大的抱負的原因。後來,在公元399年,面對家中貧困,他不得不再入仕,這一回,他選擇的是桓溫之子,桓玄。選擇做桓玄的幕僚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外祖父孟嘉曾在桓溫手下做事。

《晉書·卷九十八》有言:“孟嘉……後爲徵西恆溫參軍,溫甚重之。”《世說新語》也有記載:“嘉喜酣暢,愈多不亂。溫問:“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嘉曰:“明公未得酒中趣耳。”

陶淵明幼時喪父,對於外祖父的生平及爲人是非常欽佩的,從外祖父在桓溫手下當參軍且當得很順利一事能看出至少桓溫爲人應當是不錯的,於是他投身入桓玄門下想有一番作爲也很正常。

只可惜,桓玄爲人殘暴不堪又治下不嚴,且一心只想篡位,陶淵明去後不久便發現桓玄一派不能成大事,雖懼於桓玄暴戾沒有馬上離開,但當聽聞母親孟氏去世後,便立刻辭官回家居喪,一直到三年之後才重又出山投身鎮軍將軍幕下。

其作詩《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有言:“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這裏開始說他要去當官,暫時要和田園生活疏別了,然而結尾卻又說他遲早會再回來的,從這首詩就能看出他對在鎮軍將軍麾下做事也不得意。

最後,他於公元405年在彭澤縣當了短短八十一天的縣令後就再沒做過官,走之前還拋下“豈能爲五斗米折腰”憤憤離去,當時,他作爲彭澤縣令的日奉即爲“五斗米”。

3.對於一展拳腳的嚮往。

陶淵明出生於士族家庭,雖在當時已淪爲庶士,但身爲士族,刻苦讀書爲的不就是將來有一天能爲官入仕報效國家麼?是以,他會多次入仕,多次另投“明主”,爲的就是能一展平生意氣,能在“明主”英明領導下施展積年所學。

然而,天不遂人願,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東晉朝政之亂所導致的王權弱勢,與東晉十六國各大戰亂導致的東晉國力衰微,這些都不是他光憑一腔熱血和滿腹詩書就能解決的。

是以,雖然陶淵明雖多次入仕,且入仕時多次“易主”,但最後都是草草致仕回家,其中最長的一段當官時間也不過是桓玄旗下當了兩年幕僚,後來因發現桓玄爲人殘暴不施義行,同時其母孟氏去世,他便以回鄉居喪爲由辭官歸家。

四:追隨“明主”無望,歸隱山林

在陶淵明幼年時期,他對於他的將來一定是有一番宏圖展望的,只可惜隨着他逐漸深入官場,所見皆爲爭鬥傾軋,憑他一個小小“庶士”,在當時所有“中正”都被各大門閥牢牢握在手裏的情況下,他斷然無可能施展其大志。

然而,讓陶淵明同流合污或是委身於小小“縣令”他又不堪忍。最後,他雖然迫於生計,抱着微弱地希望多次追隨可能的“明主”,但最終都鬱郁而歸,多次地打擊和東晉形式日益艱澀都讓他不得不隱於山中,做一個身繁心閒的田園派詩人。

參考文獻:

《晉書》

《五柳先生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