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武松居然敢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招安大计的不满,已经犯了梁山的法规,是可以按律当斩的,可是宋江不敢动武松,这就有点意思了,可能是宋江忌惮武松背后的二龙山势力,忌惮武松背后的带头大哥花和尚鲁智深了吧。而宋江也是看透了鲁智深的为人,对他们不进行管束,更不会当众责骂,照顾了他们的面子,料定他和武松之流,也只能发发牢骚罢了。


梁山好汉面对招安,很多都有自己的意见,只不过碍于宋江的面子,没有几个敢于当面发作出来。

敢于公开表达意见的,梁山之大,也就只有武松一人也,由此可见武松的气魄和胆量。要知道梁山有梁山的规矩,不是你喜欢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如果说梁山好汉在上山之前没有形成整体,而是各自为战,可以肆无忌惮,口无遮拦的话那么上了梁山之后,就必须服从组织,收起个人英雄主义,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

而武松居然敢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招安大计的不满,已经犯了梁山的法规,是可以按律当斩的,可是宋江不敢动武松,这就有点意思了,可能是宋江忌惮武松背后的二龙山势力,忌惮武松背后的带头大哥花和尚鲁智深了吧?


那么宋江忌惮鲁智深什么呢?宋江忌惮的是鲁智深的清醒和本事,这话怎么理解呢?

鲁智深是梁山之上真正对朝廷有深刻认识的人,他曾对别人说过:如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直把洒家的直裰染作造了,怎杀洗得干净!

一句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体现出鲁智深对朝廷腐败的深刻理解。有人会问:既然鲁智深已经看透了朝廷黑暗,也看透了梁山的前途,为什么还要去帮助宋江南征北伐呢?为什么不干脆离开宋江,自立山头呢?


那么如果鲁智深真的敢与宋江分庭抗礼,另立山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吗?

小编以为,鲁智深虽然侠名远播,但是还没有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地步,如果鲁智深振臂一呼的话,愿意跟他去的也就是二龙山那帮人。

鲁智深武艺高强,光明磊落,是梁山之上唯一一个能称大侠的人,但是鲁智深的资历不够,背景关系太浅,所处的步军又是次要兵种,并不能进入核心领导层面,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其次,以鲁智深的重情重义,既然拜了宋江做大哥,就不可能做出违背兄弟情义之事。而宋江也是看透了鲁智深的为人,对他们不进行管束,更不会当众责骂,照顾了他们的面子,料定他和武松之流,也只能发发牢骚罢了。


即便作最坏的打算,鲁达真的振臂一呼,另立山头,能跟他的走的也就是那么几个?

第一个是武松。如果是武松振臂一呼的话,会被鲁达喝止,如果是鲁达振臂一呼的话,武松有可能应声而往。这个说明鲁达是武松的师兄,武松必须听从鲁达。

第二个是张清孙二娘夫妇,以孙二娘跟武松的感情,如果武松跟随鲁达下山的话,孙二娘也不会犹豫。

其他李忠、周通等人,都是墙头草而已,未必能跟随鲁达下山而去。

那么您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