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明确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随后,比特币迅疾冲破10000美元大关、线上线下关于区块链的讨论铺天盖地。

一跃成为“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的区块链究竟是何方神圣?

侠客岛曾在杭州办了场沙龙,邀请到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邓福喜,跟大家聊了聊区块链。今日重推这篇沙龙实录,相信看完后,区块链对你来说将不再神秘;在此我们也先留个悬念,为什么有首歌被视作专为区块链而生?答案文中见!

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邓福喜在沙龙现场
区块链
实际上区块链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那时一个很神秘的人叫中本聪,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同时给出了一个初始的设计和实现,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比特币
现在大家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更多可能是停留在用比特币炒币,或者市场上发行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加密货币上,比如马勒戈币等等。
这些乱象,确实使大家对区块链产生了较大的误解。
其实就区块链本身来说,它是一项技术,技术本身并没有错。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区块链的本质,我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介绍,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到区块链究竟是什么?
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是第一个关键词:
记账本
这个账本其实就像我们的银行账户一样,你在某一个银行里面有多少钱,今天花了多少等等,这些都是有记账的。
我们再拿比特币交易的例子来说,一笔比特币交易完成之后,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就会记住你购进购出多少比特币的流水,这些条目会在你的账户中,你的账户就是一个账本。
这个账本可不是普通的账本,它前面有一个定语,叫多方参与。
多方参与意味着什么?
这个账本不是一个人去记的,也不是一个中心化机构去记的,而是由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一起记。
甚至借助于卫星系统,接下来可能还会分布在星空中。
这和我们平常在各个银行中开户存钱,然后再分别让各个银行给我们记账可大不相同。
无论你分散在世界哪里,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你就可以进入这个数据库,看看A交易了10个比特币,或者B交易了100个比特币等等。
第二个关键词是加密
加密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密码学的手段,保证你的账户不会被别人篡改。
这就和现在我们去银行转账,他们通常会给你一个U盾一样,这个U盾就相当于你账户的一把钥匙,只有拥有钥匙的人才能操作这个账户,才能进行转账。
在区块链里面也有这个概念。
你在区块链开户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创建一把钥匙,有了这个钥匙才可以操作区块链上的账户。
这把钥匙的产生,和使用钥匙进行账户操作的一些判断,都来源于这个加密学手段。
分布式的意思是说,区块链这个多方参与的节点,实际上是分布在全球的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里面,他不归属于一个特定的机构。
像现在BAT的一些系统里,存在有很多服务器,这个服务器我们也可以说他是多方参与的,但是我们不能说他是分布式的。
为什么呢?
因为分布式有两个原则:
一是它在物理位置上是分布式的;
二,它在规则上面也是分布式的。
但是像BAT他们的服务器,是归属于一个特定机构或者特定的个体的,这不能叫分布式。
区块链就是分散在全球的所有的离散的点上的多个机器,维护一个特定的账户系统,而这种系统通过一种密码学的手段,可以保证操作时比较规矩的一项技术。
如果你还没搞清楚的话,我用小虎队的《爱》这首歌来讲,可能会更形象。
这首歌简直就像是为区块链写的。
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
向那流浪的白云说声我想你
让那天空听得见、
让那白云看得见
谁也擦不掉我们许下的诺言
……
这里面出现的“天空”“白云”“蓝天”“大海”,我们就可以理解成一个个节点,当你向他们喊出“我爱你”的时候,这些节点就默默的把账记录在数据库上了,然后大家都能看见。
记录下来之后,歌词里的“谁也擦不掉我们许下的诺言”,擦不掉的意思就是说,我只要记下来以后,这个就成为一个恒久不变的一个东西,这样的话女生就会觉得特别的安全,如果有一天这个男生反悔了,这个女生就可以在所谓的“天空”“白云”上找到他当初的表白,证明他的确说过这个事,这是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解。
比特币
很多人对比特币很好奇,不明白他和区块链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接下来和大家聊聊这个。
要想了解比特币,我们先要明白比特币究竟是如何记账的。
前面提到了,区块链里每个人都有一本账本,那么到底由谁来记账?
我记的帐为什么别人要认?
这又引出一个共识算法的问题,即如何保证大家记的账是一致的。
比如,我给用户A发放10个比特币,A收到了10个比特币,这个记账的过程是透明的。
但这笔账,并不是A自己记的,而是依靠系统里面的一个所谓的共识算法,大家一起来决定由某一个人记账。
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每次记账的人都不一样,就可以避免某人知道谁下一个记账,去贿赂他,让他弄个假账这种情况出现了。
这个时候,就会更加公平公正。
所以在比特币里,就采取一种叫做竞争记账的方式,大家都去抢记账的权力,抢到之后就可以获得记账奖励。
我们可以用打麻将来做一个比喻。
我们打麻将不就是不断地去摸牌打牌,最终胡牌的一个过程吗?
四个“矿工”一组,最先从144个随机数字中,一人一次摸牌机会,碰撞出一组牌,谁先胡了谁就赢了,获得收益,也获得记账权。
因为胡牌的过程是随机的,有可能跟你打牌的策略有关,也有可能跟你的运气有关等等,反正每个人都是凭本事来嘛。
大家都认这个结果,然后开始下一轮记账权。
但是,和打麻将不同的是,这个随机的过程要比胡牌难度高得多。
如果打麻将算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话,那比特币挖矿可能就相当于一元一万次方程那样了,难度是指数级增长的。
这种情况下,计算机高手就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我不一点一点算,我直接通过尝试的办法试出来。
有点类似于暴力破解的感觉。
通过不断去尝试,谁第一个解出来,那么谁就获得这个记账权,也就是获得了记账奖励——比特币。
区块链≠ICO
目前,ICO还没有一个规章制度去规范,所以就变得特别没有章法。
所以现在很多坏人在利用ICO,放大人性中的贪婪,然后去变相募集大家的资金,摧毁了人与人的信任。
另外,ICO和数字货币也是两码事。
而那些借助以太坊进行ICO的人,募集的并不是数字货币,它募集的就是一些加密货币。
所以ICO也不能称之为数字货币。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魅力是要建立信任,而ICO乱象却是在摧毁信任。
区块链的这种信任来源于什么,或者说信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我们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大家互相看不到对方的真身,有时我们在做价值交换的时候,很难信任对方,因为不公开嘛。
但是,如果当一件事情大家都能够看得到的时候,那么它就不存在作假行为,也不存在作弊的可能性,对吧?
这不就是说区块链技术嘛?
比如,一个人给我转十个比特币,我记账说他转给我一百个?
但事实上大家都能看到这笔转账,你的100个比特币是虚假的,这样的话,这个记账人也许以后就要被大家淘汰了。
优势与短板
刚刚讲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感觉到区块链的优势所在。
但是其实,区块链发展才不过几年,还处于一个“婴儿期”,它的“能”与“不能”同样明显。
就拿信息保护来说吧。
我们一直说区块链产生的信任来源于“公开”,但是公开就意味着没有秘密。
比如,我给你转个账,但是我不希望任何人看到我给你转账,但是我又不能够作假,这其实挺尴尬的。
如何让大家接受区块链这个技术,参与进来,这还都需要考虑。
但是,区块链的优势更显而易见。
比如说,我们可以将区块链落地到公益领域,让每一笔善款都有迹可循。
以前的公益善款记录,记小本本的就只是公益机构本人,他写什么你只能接受什么。
但现在,有好几个小本本同时在记录这一件事情。
我捐了100块钱,那就是实打实的100元,我还可以在区块链上看到每一笔资金的流向。
所以你看,好多人同时记小本本,就是所谓的“去中心化”,他们之间可以相互作证,也相互证伪,因此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透明性和信任度。
除此之外,在保险行业、房屋租界行业、零售行业等等,区块链都可以凭借其“公开”的特性,大有所为。
最后,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未来:
我们捐出去的善款每一笔都清晰可查;
我租的每一个房子房源清晰可见;
母亲在挑奶粉时,不会再有 “这是不是真货”的犹疑……
那时,或许真的就没人再有兴趣问“区块链是什么”了。
本文转自侠客岛
本文作者:百里云鹤,点苍居士
- E N D -
你能为我摘一颗星星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