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下雪、郑州下雪、临沂下雪......冷空气来袭,大雪已至,气温骤降,寒风中各位宝宝的小手是不是又无处安放了?每年冬天,很多手脚冰凉的宝宝总是容易生冻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长冻疮?

冻疮是一种局限性的皮肤炎症,一般人认为冻疮是由于温度低至零下的寒冷造成的。但实际上,冻疮的发生通常是冰点以上的温度,也就是零上的温度,与较高的湿度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这是因为冬天湿度较大,潮湿的环境会促进皮肤散热,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就为冻疮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目前普遍认为,皮肤对寒冷的敏感度过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以及营养不良是冻疮的主要病因。此外,贫血、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以及某些消耗性疾病等也会诱发冻疮。

一旦出现冻疮,皮肤就会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的丘疹或斑块,在温暖的环境中还会奇痒无比。那么,应该如何科学防治冻疮呢?

天气寒冷,如何科学防治冻疮?

为了治疗冻疮,很多宝宝“不择手段”地尝试偏方,比如有的将樱桃泡酒涂抹在生冻疮的部位,有的使用辣椒水浸泡生冻疮的手脚等等,但都没有效果。

治疗冻疮,与其盲目相信偏方,不如科学防治,这些方法你必须知道。

1.涂抹药物。以往长过冻疮的患者,可以在容易生冻疮的部位涂抹凡士林、冻疮膏等,进行预防;如果已经长了冻疮但没有破溃,可外涂樟脑软膏、薄荷软膏等;如果冻疮破溃出现了感染,则需要外涂红霉素软膏等抗菌药物,并进行包扎。

2.注意饮食、起居。在饮食上,要注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抵御寒冷。当然,外出注意保暖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

3.提高耐寒能力。研究发现,每天用5℃左右的水泡手10min,2~4周后,可减轻患者的冷痛反应,提高抗寒能力。因此,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是防止冻疮出现的好方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