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森林疗愈则是透过树叶清香、泥土的触感,或记忆中的一棵树,加深五感的体验。二十分钟后,一起参加森林疗愈的学员分享刚才体验,原来有人和盛开的樱花一起度过时光,有人在肖楠树荫下睡了短暂午觉,有人迷上榉木,环抱它半晌。

如果说,森林浴是大自然的洗礼;那么森林疗愈则是透过树叶清香、泥土的触感,或记忆中的一棵树,加深五感的体验。《alive》采访团队深入两座宝岛森林疗愈基地,我们发现,透过专为参加者设计、带有健康目的性的疗愈活动,森林变得更好玩了。

首先,我们来到台大实验林溪头自然教育园区。站在离地二十二公尺的空中走廊,置身于树冠层中,居高临下。较低矮的树木连成一张绵延的绿色地毯,阳光穿过树梢,树叶亮晃晃的。

「树尖像圣诞树的是柳杉」森林疗愈陪伴员刘惠雅说,「你们可以闻闻柳杉的叶子,能帮助镇定安眠。」手捧一小撮柳杉针叶,搓揉后,散发清香。我们与杉木的距离很近,深吸一口气,连空气都跟都市很不一样。 这是我和森林亲密的接触。

在陪伴员指引下,我们尝了宝岛土肉桂的味道,香气温和且微甜;环抱高耸九芎,树皮好光滑,难怪被称为「猴不爬」。抵达草坪区,我们脱去鞋袜,光脚踩大地。

草原上打坐,在阳光下进行一场冥想。 在溪头的时光,每一刻都过得健康。我们清晨上瑜珈、午后做体操。

四十度高温足蒸

将身体下弯,蹲下紧抱身体,随后再起身回正;「轻而易举」招式则将左右手分别举高至顶点,再慢慢放下。整套体操和缓并不激烈,帮助我放松平时僵硬的肩颈,能将学到的动作带回办公室,等待复印机时运用。

我喜欢的是晚上回到旅馆,体验足蒸。旅馆将原来的Spa池,改为足蒸场域,放置八座木桶。先将香茅、姜与艾草以米酒萃取,摄氏一百度煮沸,再将蒸气打进木桶。 双脚伸进木桶,再用毛巾覆盖,避免蒸气露出。蒸气约四十多度高温,足蒸四十分钟,能帮助血液循环.我和友人一边闲聊,一边全身冒出大汗。还好喝上一杯海盐水,适时补充体内盐分。然后,卧躺在木质地板,放松身心,回到房间睡个好觉。

下一站,我在奥万大森林游乐区,寻找一棵树。

「请找一个你喜欢的地方,独处二十分钟,」阳明大学人文与社会教育兼任教师林一真对我们说,「你可以靠着树,或躺在草地上。」 我在榉木下,研究树叶的光影、树干的纹路。从来没有在森林独处过,这一刻突然变得很宁静,感官似乎变得敏锐,虫鸣鸟音听得更清楚。二十分钟后,一起参加森林疗愈的学员分享刚才体验,原来有人和盛开的樱花一起度过时光,有人在肖楠树荫下睡了短暂午觉,有人迷上榉木,环抱它半晌。

树下幽静独处 探寻回忆 在香杉林平台,林一真要我们闭上眼睛,回想记忆中的一棵树。「你亲近一棵树是什么时候呢?」她说:「今天你要和树相会,由树陪伴你进入大自然。」我们接过画板和蜡笔,各自寻找一个森林角落,把记忆绘成画。

重回香杉林,退休公务人员、六十五岁的许美云这才发现,她和妹妹许丽花画了老家同一棵榕树。虽然画面上的位置编排有所差异,但她们的榕树都直立高耸,旁边有一座红砖老屋。 许美云回忆,一九五九年八七水灾,老家的房子被大水冲垮,家人重建这座红砖屋。榕树非常茂盛,树荫下好凉快,是他们五个兄弟姊妹与邻居同伴一起玩捉迷藏、聚会的场所。 许丽花想起了爸爸,拿着蜡笔边画边哭。许美云说:「爸爸就是我们心中那棵伟大的树。」「到了森林,可以放心的哭,也是一种幸福。」林一真说。

身为都市长大的孩子,我对树的记忆远不及长辈们深刻。他们告诉我,小时候没得玩,常玩的玩具就是大树,「以前树好高大啊,但好像我们长大,树就变小了。」 在这场森林疗愈过程中,也有知识性学习。叮当科技总经理、凯乐石签约登山教练林士懿开设「增肌减脂」讲座,也教导我们如何使用北欧式健走杖。

我们直接将所学应用,手握两根健走杖,去山林健行。 许多学员没有使用健走杖,忙着注意下手臂与健走杖是否呈现九十度垂直,手臂像钟摆一样,在行走时,放松摆动。眼前出现下坡连续阶梯,在健走杖的支持下,减轻不少膝盖负担,也学习锻鍊不同部位的肌肉。

到了晚上,我们铺平瑜伽垫,练习使用滚筒,进行筋膜放松。运动过后,利用滚筒可以纾展肌肉,排解堆积乳酸。教室里哀号声四起,但一个半小时后,僵硬的部位变得放松许多。 原来森林疗愈,是一种对自我身体的觉察,也是省视身心状态的机会。

然后我们期待,下一次再度走进山林,重回大自然怀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