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三部大片《我和我的中國》、《攀登者》和《中國機長》,不知道網友一共看了幾部,原本以爲吳京與胡歌主演的《攀登者》會一路走高,但是沒有想到,實際《中國機長》超過了《攀登者》。

《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由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和李沁等領銜主演,主要講述了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然遭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中國機長》是今年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驕傲”三部曲之一,前兩部分別是《烈火英雄》和《決勝時刻》,結果很明顯《中國機長》的收尾非常的成功,在國慶檔殺出重圍,力抗吳京和胡歌兩大巔峯。

《中國機長》以川航迫降這一真實事件爲基礎,可以說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故事背景,也非常適合改編成災難題材,或者是傳記劇情,所以在《中國機長》中把兩者合二爲一了。針對於自然力量,幾乎沒有任何的“起因”可言,自然力量是不講道理的,所以整個劇情會讓人顯得突兀,但是這正好也是事實最真實的一面。

《中國機長》扣人心絃是毋庸置疑的,觀影的觀衆絕對能夠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宛如身臨其境爲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捏一把汗,但是同時《中國機長》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因爲這個極端險情的突然性,導致撐不起整個電影的時長,所以在內容上增加了不少不合邏輯的地方。

從影片來看,其一應該刪除了袁泉的感情線,其實從影片開場袁泉的出場就表現出若有所思的一幕,包括之後與李沁關於婚姻的對話,以及最後迫降時手捏戒指的畫面,不難猜出袁泉在劇中的角色應該是感情受到了波折,但是這一點一筆帶過了。

與袁泉相反的是劇中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劉長健,開場表明當天是自己女兒的生日,於是在影片中大量穿插關於女兒生日的畫面,比如當準備衝破雲層時的想象,似乎女兒就是力量一樣,如果以上還能自圓其說,那最後迫降成功,當天還能回家爲女兒慶生則顯得有點不太科學了。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弊端,其實之前就已經講到了,對於川航迫降這個真實題材來說,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能讓觀衆充分體會到危急時刻的真實畫面,劣勢則是在兩個小時內如何把這場危機鋪開來,其實對於觀衆來說,以爲飛機迫降跑道出現小事故還會有更好的解決措施,或者說真的相信迫降跑道之後就是影片的結束,寧可相信是在沉浸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也不想看到最後長長的感情鋪設,這是短板,可也許是《中國機長》永遠無法避開的點。

《中國機長》超過吳京與胡歌主演的《攀登者》,但其實它的弊端很明顯,不過依舊不能否認它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