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琢玉來了 | 藝術的力量:西方藝術史 ·古典與浪漫(3)

繪畫的角度

盧浮宮 達魯廳 (Salle Daru)“新古典主義大廳”

盧浮宮裏面有兩個大廳是法國人在藝術上的驕傲,其中一座大廳叫做達魯廳,因爲它陳列的全是法國新古典主義大師門口的鉅作,所以法國人俗稱爲“新古典主義大廳”。

【法】 達維特 《賀拉斯兄弟的誓言》

布面油畫 1784 巴黎盧浮宮

最早被稱爲新古典主義扛頂之作的是達維特著名的作品《賀拉斯三兄弟的宣言》,這樣的作品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特別穩定。古典主義講究穩定和秩序,新古典主義更強調一種非常激進的革命色彩,所以又叫革命的古典主義。

作品詳解

《賀拉斯兄弟的誓言》

這幅畫的中間是一個老者,他手裏拿着三把刀劍,正在向這三個年輕人塑重,也就是在出徵時得到長輩的祝福。畫面左側這三個攔腰相抱,並肩把手伸向前方,向着中間這個老者索要兵器的人,就是畫面的主角賀拉斯三兄弟。這種感覺特別像西方傳統的舞蹈,以及古代的祭祀都是這樣的感覺,有一種靜止的美感,而這種美感動作直接都來自於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畫面右側的幾個女人,是他們的妻子、兄妹以及母親,旁邊還有幾個驚恐的孩子。這是一個關於犧牲的故事。

古羅馬歷史學者托蒂裏維,被稱作古希臘的史學之父,他生於公元一世紀左右,他寫過一本反映古羅馬早期歷史的著作:《建城以來史》也稱作《簡明羅馬簡史》。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戰神瑪爾斯之子羅穆盧斯和瑞摩斯被遺棄由母狼哺育長大,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弟弟,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該城。

從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末,這個時期稱爲古羅馬“王政時期”。但是先後有七個“國王”統治着羅馬,其中有拉丁人,有薩賓人,亦有伊特魯利亞人等勁敵與古羅馬人競爭。最終古羅馬征服所有鄰邦成爲亞平寧半島的主人。

小故事

剛纔的作品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在古羅馬王政時期第三任國王圖路斯·荷提裏烏斯與鄰國古拉齊奧王國的阿爾巴隆加發生領土爭執,此時的羅馬比阿爾巴隆加實力還要弱些,因此國王圖路斯建議雙方各出三兄弟通過決鬥以分勝負,對方同意。

羅馬派出賀拉斯家族三兄弟挑戰阿爾巴隆加的庫利亞提家族的三兄弟。結果最後一位活下來的是賀拉斯家的一位,阿爾巴隆加國王不遵守諾言,出兵羅馬,結果羅馬勝利,阿爾巴隆加國王被殺,子民臣服羅馬。

上面三幅作品完整穿起來就是古羅馬早期的發展史。

《搶劫薩賓女人》是古羅馬人在平定亞平寧半島過程當中的一個故事。羅穆盧斯建立了羅馬城之後,男性多女性少,爲了繁衍他們騙取鄰邦的人來宴飲。宴會上羅穆盧斯揚起了紅色的披風,羅馬戰士就開始搶劫薩賓婦女。後來又過了若干年,這一代人的血液就合到了一起就開始雜居了,並且生下了第三代新的羅馬人。

但是這個時候羅馬人和薩賓人的戰爭又要爆發。《薩賓女人的調停》的中間拿着盾牌的人是羅馬的第一個王政時代的國王:羅穆盧斯。他對面的人是薩賓人的部落首領,兩邊正準備刀兵相見。但是很多女人衝到了戰陣當中,他們的意思實際上在說我們已經變成了一家人,如果廝殺,死的是彼此的丈夫、兄弟和父親。但最終雙方還是刀兵相見,羅馬人滅了撒賓人。這對於古羅馬的誕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女人在這個時候往往相對比較感性想不了那麼多,所以這些女人開始出來調停。

《賀拉斯三兄弟的誓言》是古羅馬又一個發展時期,講的是這樣的故事:三兄弟正在向自己的父親宣誓我:“們一定要打敗拉齊奧人。”而他們的姐妹、母親和孩子卻在一片悲傷和痛苦之中,因爲他們身上可能流着拉齊奧人的血,但是真正的大義就是滅親。

達維特這樣的作品出現以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轟動,人們都覺得他實際上是在號召人們放下兒女情長的東西,投身到更大的改朝換代的王朝革命之中。所以達維特的這些作品的出現,甚至比很多的革命行動出現的還早,他是法國大革命早期的一種輿論先導。

【意】 朱塞佩·切薩里 《賀加斯家族三兄弟和

阿爾巴隆加三兄弟的戰鬥》 1613

溼壁畫 羅馬卡比託利歐博物館

朱塞佩·切薩里是巴洛克繪畫開山鼻祖卡拉瓦喬的一個老師,也爲他做過槍手。這幅《賀拉斯三兄弟和阿爾巴隆加三兄弟的決鬥》畫的是戰爭場面,表現的很寫實。

作品詳解

《賀加斯家族三兄弟和阿爾巴隆加三兄弟的戰鬥》

這是決鬥的最後時刻,賀拉斯三兄弟當中的弟弟用劍刺死了對方最後一個人,羅馬取得了勝利。但是拉齊奧古王國的國王當時反悔了,最後雙方仍然刀兵相見。這幅作品代表了歐洲人的騎士精神。

2017年3月25日歐盟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齊聚在這幅壁畫面前開始慶祝羅馬簽訂60週年,在1957年的時候,就在此地簽訂了一個羅馬協定,這份羅馬協定就是今天歐盟的前身。

仔細看這幅畫的細節,賀拉斯三兄弟畫的宛如浮雕,有立體感,像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一樣,他們的神情非常地凝重,對鎧甲、兵器的描繪很入微;對於女性和兒童的描繪很細緻;這麼多的細節讓人覺得新古典主義大師們的水平不次於像達芬奇、米開朗基羅那樣的大師,而這個時代人們對於寫實性的追求,對比過去整體上又有上升。

作品詳解

《 1808年5月2日》

1808年5月2日,法國在拿破崙大軍的率領下開始進攻西班牙,在攻打馬德里的時候,西班牙人民開始反抗,但是一夜之間就被屠殺了上千人。第二天被抓住的民衆就在一個山下被法國步兵開槍就打死了,死了很多人。所以戈雅當時怒不可遏就畫了這樣的一件作品。

這兩件作品就好像鏡像一樣,都是一個X形的構圖,都表現了一種捨身取義的大無畏的精神。戈雅對於西班牙後來的藝術家們的影響是幾乎是根源性的,也影響了像畢加索、達利這樣的人物。

19世紀上半葉,達維特和西班牙的戈雅被稱爲是藝壇兩位奇才,達維特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而戈雅真正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先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