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平整的机耕小路把访客直引至梁氏佳城。细步徐行,穿过石牌坊,南方冬日的阳光洒在满地黄叶上。黄叶下,埋藏着白坭岗头梁氏一门三杰的传奇故事。

梁氏佳城又称九亩墩,是樵桑联围边上一处被林木围绕的沙洲。上世纪,北洋总理梁士诒与陆军中将梁士𬣙两兄弟在去世后先后归葬于此,被誉之为“将相联辉”。大约上世纪90年代,梁氏兄弟的父亲梁知鉴之墓也从南海迁回至此。

族人把梁知鉴墓迁回时,还带回了一对约3米高的华表,以及一块一人多高,刻有“岭南硕儒”三水梁保三墓表的黑质石碑。

华表静默无言,宣示着墓主人的身世不凡。石碑上洋洋近千言,向后人讲述了梁知鉴的一生。

梁知鉴墓前的“梁氏佳城”牌坊。

热心办学 曾参加“公车上书”

穿过石牌坊,沿着墓道走到九亩墩的深处,梁士诒、梁士𬣙等人的墓就分布在前方。梁知鉴的墓位于梁士诒墓的右侧,两根华表矗立在墓前。华表最早为梁士诒和梁士𬣙所立,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梁士诒是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交通银行和“交通系”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梁士𬣙则为北洋政府时期的陆军将领。

儿子在政坛上赫赫有名,又几起几落;但是在白坭乡民的心中,梁知鉴受人爱戴与其子的功绩关系不大,他们另有一杆秤,用以评价梁知鉴的一生。

“梁知鉴最大的贡献,是回乡下创办义学,让岗头人早早就接触到现代教育。”现年74岁的潘永海自称“半个岗头人”,他在岗头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上世纪70年代,曾在生产队任职,对白坭的乡贤故事十分熟悉。

潘永海指出,梁知鉴早年和晚年都醉心教学。1918年,梁知鉴和梁士诒在岗头村大祠堂创办劝学性质的义学——琼冈高等小学。这个小学有别于传统的私塾,采用西式教学,并且面向乡民开放,不收学费。1929年和1931年,该校先后更名为三达学校和岗头小学。如今,更名为白坭第二小学的岗头小学仍然在三水南部发挥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

梁知鉴生于1843年,卒于1929年,享年86岁。他的一生,正是在“数千年未遇之变局”中度过。但是,正如所有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炎黄赤子一样,他早年攻读孔孟之书,精研义理之学,以求学以报国。1893年,梁知鉴在乡试中举人,两年后赴京参加会试。正值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梁知鉴与同乡关伯麟、黄恩荣、陈廷选等人积极响应,主张变法图强。

彼时,正值清朝廷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并于一年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康有为写成《上今上皇帝书》,获得十八省举人响应,共一千二百多人连署。潘永海说,梁知鉴的胆识,足以让梁氏族人为之自豪,“这间接说明了梁知鉴胸怀拳拳报国之心,关心时代潮流大势,而非醉心功名、趋利而往的人”。

梁知鉴像

七旬高龄 倡议修筑樵桑联围

距离梁氏佳城不远的岗头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海天书屋。1913年前后,梁知鉴主持修建海天书屋。海天书屋是梁士诒的勋爵府,择址之后,海天书屋的左侧有一处民房,民房的主人不同意把土地出让,梁知鉴也没有借助梁士诒当时的权势来谋私,而是在与该民房相接的地方因地制宜,改建了一条石山小路。

梁知鉴另外一件为后人所称道的事,是他发起加高培厚东、西围——即樵桑联围的前身,此后数十年间,广东省各地水灾不断,而白坭一带则得保安澜,乡民安居乐业。

据《三水县志》 记载,1915年夏,西江、北江、绥江流域连降暴雨长达两个半月,江水暴涨,三水永丰、清塘、榕塞、大陆等46条堤围崩决,决口共4978丈,淹没稻田旱地31万余亩,水灾殃及广州西关、长堤、一德路一带,史称“乙卯水灾”。

同年7月19日,香港《循环日报》 刊登了一份三水商工务局的求援告示《哀求救命》,里边称“本邑灾深地广,非藉乡人踊跃捐输,车薪杯水,何济于事”。区博物馆副馆长张雷向记者翻出了记载当年灾情的历史资料,并解释说,清末以来水利连年失修,而且当时大多数堤围都是各镇、村自行修筑,对洪水的抵抗力很弱。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白坭一带情况尤甚,白坭、鸡陵等堤围崩溃,痛定思痛的白坭人开始修筑联围。彼时,白坭乡绅筹划修筑堤围抗洪,却缺乏有威望的人来主持大局。获悉消息后,已经72岁高龄的梁知鉴不顾年迈,会同东、西围的相关负责人一同勘测灾情,并牵头发起募捐,发动社会力量把原来的堤围加固加高,原来的西海(即西江白坭段)白坭、鸡陵、雄旗、蚬塘四条堤围,东海(即东平水道一带)蚬壳六围自此连成一体,形成四面环水的闭合堤围,洪灾抵御能力大为提升,西江水患自此被樵桑联围这一绿色长缨降服。

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史载,在梁知鉴的奔走呼吁之下,“东围共捐银,四万五千余圆;西围共捐银,九万五千余圆”——仅仅一年之多后,乡民堵塞决口三百余丈,基身一律加高培厚,余下的钱银,则分发东、西围受灾群众善后。

18年后的1933年,东、西围群众为感念梁知鉴的功德,在其故乡不远的樵桑联围窦面仁厚里内坡修建了一座思德亭,用以纪念这位为修筑樵桑联围立下首功的功勋。

泽被后人 传统乡贤之楷模

词中梅影招魂远,岭外莺声引兴长。梁士诒的故乡岗头,距离理学名山西樵山不过20多公里,近代以来,以西樵山为原点的数十公里范围内,相继走出了康有为、梁启超、梁士诒等人。梁知鉴的一生,也是由学而谋仕,又热心公益,可以视为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桑梓的一个缩影。

早年,梁知鉴师从南海名儒朱九江,服膺义理经世之学;中年参加“公车上书”,往后20余年,梁知鉴历任廉州、钦州、北海商董,主持市政,调节金融,恤商惠民。南归故乡之后,创设了琼冈高等小学,并设立平粜局以抑制当时的米价。晚年,则闭门著述,研究古今为政之得失,写有《四书日课》三十卷,全书融汇了他数十年的人生阅历和治学心得,搜罗2000多年以来朝野政俗之得失,提出“合焉者兴,不合焉者废;合焉者治,不合焉者乱”,为后人留下的珍贵的思想财富,目前,该书藏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梁知鉴、梁士诒父子的出现并非偶然。在白坭乡贤文化的版图中,与理学名山——西樵山的岗头一带文风尤盛。据统计,自晚明至清末,岗头全乡共有贡生逾50人、举人46人、进士9人、翰林3人,其中林钟、林承芳一家三代两进士一举人;梁氏一房六人三进士、两翰林、六举人,其中,梁知鉴、梁士诒为“父子登科”。

“从服膺理学始,梁知鉴就展示出经世之能、报国之志,最后著书立说,垂教卅载,筹款保堤,造福桑梓。”梁知鉴的同族后人梁志昌说,尽管后来时局动荡,梁氏一门也大起大落,但是,他们的海天书屋以及墓地梁氏佳城被村民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岗头村村民梁建宏曾参加编撰《三水岗头古村风韵》一书。他说,梁知鉴生待人以公诚,潜心讲学授徒,乐于为乡民排忧解纷,其一生,兴师范、立乡校、举平粜、联团保、开水利、缮堤防、禁烟赌,其中,分别在广州青云学院、三水师范疏远讲学合计三十年,教授学生超过千人。

梁知鉴还注重家教,如梁士诒幼年,即由他亲自授课,并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儿子学业。80岁那年,梁知鉴赋诗《八十自述》,仍然念念不忘恩师朱九江的教导,他的一生,潜心学问,更崇文务实,一如该诗所言:

饱览沧桑雪鬓增,寸心还证玉壶冰。十年海峤携吟杖,千里江乡忆垂罾。闭户看书忘岁月,过庭垂训课孙曾。百龄事业都如此,恪守师传一脉承。

文/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 通讯员梁宇聪

图/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

编辑/佛山日报陈玲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