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刚刚讲的这个理发的故事,师父就是用了打圆场的方式为徒弟巧妙的化解了尴尬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样一件事儿我们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就会产生打圆场的艺术效果,我们大家真的要学学这位师父打圆场的技巧。在打圆场的时候,作为圆场人我们一定要用理解的心情,找出尴尬者陷入僵局的原因,想出好的圆场办法,最终达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硝烟开头,和气收场的目的,使双方都能放下面子,好好和解。

好好说话,从打圆场开始

高情商的女人会说话,大家好,我是星慧!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遇到尴尬、难堪的时候。受欢迎的女人其实就是懂得社交中的方圆之术。在需要“圆”的时候我们就圆通一点儿,就能在复杂的人情关系中,取得顺畅生活的通行证。这样,我们就是善于打圆场的人,保全自己和别人的颜面同时,还会让对方频频称赞。

打圆场的效用就是1、调解纠纷2化解矛盾3避免尴尬4打破僵局。

打圆场又可以分为为别人打,还有为自己打。从主动的角度来说,就是别人出丑的时候,主动打打圆场;当别人陷入窘境,我们主动解围,去给他找个台阶下。

要从被动的方面来说呢,就是我们自己造成失误或是尴尬的时候,要善于扑救,自圆其说;如果不幸落入社交僵局,通权达变,要善于去破冰,变坏事为好事。

那么,这个台阶到底该怎么个给法,圆场怎么个打法,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的。当双方处于尴尬的境地时,我们要运用好打圆场的技巧,运用的恰到好处可以消除误会,缓解尴尬。运用的不好,那可就是火上浇油,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圆场的“圆”没有一成不变的技术,圆场之“场”也没有特定无疑的情形。打圆场需要有心人,更需要适应性强的有心人。

打圆场有三大法宝:1、顺势而为2、转移话题3、巧借幽默

第一法宝:顺势而为,先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同行,主持人吴宗宪老师,灵活运用顺势而为来打圆场的例子。

一次选秀节目中,四位美女选手秀了一段舞蹈,可能是因为紧张,有两位选手出现了一点儿小失误。看到姑娘们局促不安的样子,吴宗宪老师打起了圆场:“虽然你们当中有人跳错,但一点关系都没有。要知道,方才失误的那个动作,样子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卓别林说过一句话‘全世界最精彩的演出,就是出错的那一次’。”姑娘们都被吴宗宪老师的话逗笑了。

在表演过程中出现失误,姑娘们心里肯定是很不安的,吴宗宪老师巧妙的借卓别林这位喜剧表演大师的一句名言,安慰和开导她们,这就是顺势而为的打圆场,不掩饰所犯的错误,直接面对。

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这种情况,大家就可以用顺势而为这个方法帮别人或自己来打圆场。

第二法宝:转移话题,通过转移话题,我们用轻松、愉快的话题来活跃气氛,转移双方的注意力,或者通过幽默的话语将严肃的话题淡化,使原来僵持的场面重新活跃起来,从而缓和尴尬的局面。

上个周我们公司的所有同事,一起去参加了一个婚礼,刚好有一位同事,年纪不小了,没有谈恋爱,王姐就顺便的问了一句:小孙,什么时候吃你的喜糖啊?这时,小孙的脸上突然变得很尴尬,红一阵白一阵的,低头不语。我就顺势走了过去,看了看王姐的裙子,就问:“王姐,你这条裙子哪儿买的,太漂亮了,我也想买一条,今年特别流行这个款式”。我偷瞄了一下小孙,小孙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好像刚刚逃过了一劫一样。

是的,面对着所有同事,让小孙处境确实很尴尬,那我就立刻开启了转移话题的按键,一笔带过,这样就缓解了小孙的不自在,给她打了个圆场。

第三法宝:巧借幽默。要想成功地打圆场,我们要针对实际情况,灵活的来对待,可以用幽默的话语来转移话题,制造轻松气氛。提到这个气氛的‘氛’字,很多人会说气氛(四声)氛围,其实,它是一个错误的读音,伙伴们,我们要及时把它纠正过来。好的,我接着来讲下面的这个案例

一次同学聚会,大家见面分外亲热,聊得十分高兴。这时,我班的一个男同学对一个女同学信口开河地说:“你当初可是主动追求我的,现在还想我吗?”按理说,在老友重逢的气氛中,这些话虽然有些不妥,但也无伤大雅。可是那一天这位女同学可能心情不太好,于是呢,就脸色突变,气呼呼地说:“你神经病!谁会追求你这种心理龌龊的人。”

她的声音很大,在场的所有同学惊讶地看着她,都觉得很尴尬,场面一下子冷下来。这个时候我的同学赵娜站了起来,笑着说:“我们小妹的脾气还没变啊,她喜欢谁,就说谁是神经病,说得越厉害越让人受不了,就表明她越是喜欢。小妹我说得对吧?”一番话,让大家都想起了大学时的美好生活,不由得七嘴八舌,互相开起玩笑来,一场风波也就这样平息了。

是的,一句幽默的话能让我们在笑声中相互谅解,心情更是愉悦的。当遇到窘境或尴尬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幽默的解说把搞僵的场面激活,来打个圆场。请大家谨记我们的三大法宝1、顺势而为2、转移话题3、巧借幽默 课程之余大家也要多多的来练习,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随机应变。

是的,没有矛盾和沟通,人际交往中就没什么场可圆,少了尴尬和僵局,也无须讲什么调解和说和。反之,只要有这些事儿,就免不了劳驾我们和事佬们来显显身手。事实上,只要大家学会了我刚刚讲的打圆场三个法宝,就没有劝不开的架,也没有解不开的死疙瘩。

那么在劝架的时候,怎样做才更加的有效果呢?这里也有三条原则:

原则一:不盲目劝架。讲不到点子上,非但无效,还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要从正面、侧面尽可能详尽地把情况摸清,力求把劝架的话说到当事人的心坎上。

原则二:要分清主次。吵架双方有主次之分,劝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措辞激烈、吵得过分的一方要重点做工作,这样才比较容易平息纠纷。

原则三:要客观公正。劝架要分清是非,不能无原则的“和稀泥”。不分是非的各打五十大板,笼统地对双方都作批评,这不能使人心服口服。有些纠纷由于原因复杂,或者由来已久,就要具体情况来做具体分析,辩证地阐明事理,让双方都产生认同感,达成共识,来解决纠纷。

一般来说,我们是不能常用“和稀泥”的,但是对无关大是大非的小争执,作为第三者的我们,就应该学会“和稀泥”的技巧。“和稀泥”也有三种技巧:

技巧一:支离拆分。

如果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架势,这个时候,就可以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比如说有人找,或者要去某个地方拿什么东西,把其中一人支开,让他们脱离接触,等他们气消了、火气降了,头脑冷静下来了,争端也就趋于平息了。

技巧二:擅用虚荣心,以恭维圆场。大家都爱听好话,有对当事人十分懊恼或不开心的时候,只要旁边人说几句得体的美言,就会雾开云散了。

说有个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三个月之后,今天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理的太长了。”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了,高兴而去。

第二位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理的太短了”。徒弟还是不语,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显得精神,朴实、厚道,一看您就让人有亲切的感受,这样啊,更会让人感受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第三位顾客,一边交钱一边不高兴的说“理个发这么长时间”。徒弟还是没有说话,师傅马上笑着解释道:“为首脑多花点儿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了,大笑而去。

第四位顾客,埋怨的说:“理个发用的时间太短了,十分钟没怎么样呢就完事儿了”。徒弟很是慌张,不知所措。师傅笑着抢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就应该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您这事业肯定是越来越赚大发了,您发财了”。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我刚刚讲的这个理发的故事,师父就是用了打圆场的方式为徒弟巧妙的化解了尴尬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样一件事儿我们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就会产生打圆场的艺术效果,我们大家真的要学学这位师父打圆场的技巧。

和稀泥技巧三:以情制胜。我们可以拿双方过去的情分来打动他们,让他们主动“退却”。我们可以这样说:“哎呀,你看看,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好朋友,你们闹僵了,其实让我更难过,也更难看,你们就看在我的面子上,握手言和吧。”一般说来,双方都会领第三方这个面子的,顺着就把台阶给下了。

作为女人的我们要善于为你身边的人解围、打圆场,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别人更多的赏识和信任了,提升自己的人缘魅力。在打圆场的时候,作为圆场人我们一定要用理解的心情,找出尴尬者陷入僵局的原因,想出好的圆场办法,最终达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硝烟开头,和气收场的目的,使双方都能放下面子,好好和解。

好的,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打圆场的三大法宝:1、顺势而为2、转移话题3、巧借幽默。劝架三原则:原则一:不盲目劝架。原则二:要分清主次。原则三:要客观公正。还有“和稀泥”的三种技巧:技巧一:支离拆分。技巧二:擅用虚荣心,以恭维圆场。技巧三:以情制胜。

巧学好打圆场的技巧,让它为我们好好说话锦上添花。

我是女人,我是星慧,和我一起提升自己,好好说话,用心表达!下期,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