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航道秩序恢復正常,以及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淮河水運日益繁忙,下游來船越來越多,蚌埠閘下游開始出現船隻滯留現象。

4月5日下午,記者在大慶路淮河公路橋上看到,向西望去,大量貨船有序排放在河道兩側,船艙內裝滿各種貨物,一直排到蚌埠閘附近。船老大何師傅介紹,他從鎮江拉砂石準備前往蒙城,兩天前趕到蚌埠閘,與以往滯留相比,這已經是很短時間了,這段時間天氣好,希望能多拉幾趟,把疫情期間的損失補回來。

記者從蚌埠淮河船閘有限公司瞭解到,這幾天待閘船隻越來越多,船閘每天通行能力爲上行單機60多條,船隊4個,上行船隻需要5天時間便能過閘,效率大大提高。目前,下游待閘300多條單船,30多個船隊。爲了維護河道通行秩序,單機船在下游遠調站以下按秩序停泊,規定單機船靠北岸,船隊靠南岸,不得影響河道中間行船。

記者從市海事部門瞭解到,之前受疫情影響,我市待港船舶在2月初最高峯曾超700艘,加之待閘過境船舶數量持續增加,造成淮河蚌埠段出現船舶滯留聚集。對此,我市海事部門積極協調蚌埠閘加大過閘放行速度,解決積壓待閘船舶存量,最高日過閘量達110艘。與此同時,在皖蘇交界黃盆窯水域設置臨時水上管控點,對進入我省水域的船舶進行管控,有效地控制過閘船舶增量。

據瞭解,爲了保障水運安全,爲船隻提供良好過閘環境,蚌埠船閘在做好防控的同時組織工程施工人員提前復工復產。蚌埠淮河船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爲了確保蚌埠段水運通暢、過閘船隻通行安全,蚌埠船閘抓緊一切時間,精心組織人員對前期因滿負荷運行損壞的系船錨鉤進行更換維修,並對影響船隻停靠安全的下游靠船墩、新船閘閘室等部位進行更換,施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技術升級和工藝改進,更加有利於船隻停靠和過閘的安全、快捷。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施工,蚌埠船閘完成了下游引航道、2號船閘閘室的系船鉤更換,目前主體工程結束,船閘恢復24小時通航運行。

而爲了更好爲船民提供通航服務,在保證安全放行的前提下,蚌埠閘制訂了蚌埠1號船閘(老閘)上行重載船隻通航管理規定,並已於4月5日實行。其中包括,每日上午9點左右,以公佈的1號閘控制放行水位爲準,單機或船隊的檢驗證書標註的型深以不超過控制放行水位爲準,可以到船閘遠調站辦理申請(比如公佈1號閘控制放行水位爲3.0米,型深不超過3.0米可以申請)。當日控制放行水位不足2.80米時,上行重載船隻不得申請通行1號船閘(老閘)。

來源於蚌埠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