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庭會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孩子。對於這些孩子,讓很多父母感覺頭疼,即找不到孩子脾氣暴躁的具體原因,又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當孩子發起脾氣,會變得難以控制情緒。咬人,砸東西,動手打人,自己傷害自己……情緒上來便一發不可收拾。

《超級育兒師》拜訪過一個6歲孩子,孩子的名字叫小志。當育兒師和攝影師剛走進這個家庭時,小志就表現出了抗拒的情緒。在攝影師不停對小志的跟拍下,小志毫無徵兆地開始對攝影師拳打腳踢。育兒師還沒來得及制止,小志便把客廳“收拾”個遍:把桌子掀倒,拿凳子亂扔,甚至拿刀子和剪刀威脅工作人員走出房間。

據父母瞭解,孩子從小被奶奶帶大,從小缺乏合理的管教方式。當孩子發起脾氣,奶奶只能用“撓癢癢”,給錢的方式滿足孩子,安穩住孩子的情緒。另外透露,由於目前經濟狀況比較拮据,及其他原因,婆媳關係相處得並不是很融洽。管教孩子的主動權一直由奶奶來把控。所以,當孩子情緒失控,翻抽屜,砸東西,動手打人時,一家人只能以容忍,哄騙的方式處理孩子暴躁的情緒。

當遇到脾氣暴躁的孩子,怎麼辦?

找到孩子暴躁時都有哪些規律和表現。一般情況下,孩子脾氣暴躁會隨着情緒的變化有一個過程。從哭鬧――砸東西、動手打人――自己傷害自己。

掌握住孩子脾氣暴躁的表現和規律後,給孩子在空蕩的牆邊放置一個小板凳。每當孩子脾氣出現暴躁的情況,強制性安排他在板凳上坐5分鐘,任憑他使用完所有的“招數”,父母不用制止。如果孩子中途離開板凳,父母可以重新計時。當孩子冷靜下來後,語氣堅定地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他逐漸理解是非觀。

怎樣預防孩子脾氣暴躁

1.家庭和睦可以防止孩子脾氣暴躁。有些家庭夫妻關係不和,有些是婆媳關係處理不當,造成孩子心裏缺乏安全感,以暴躁的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2.教育孩子的主動權由父母來掌控。很多孩子是由長輩帶大,長輩縱容孩子的行爲很容易讓他形成嬌慣的性格。父母又缺少對孩子的管教,讓孩子不明事理,不懂是非觀,出現暴躁的行爲是難以避免的。久而久之,就會更加難以管教。

3.父母對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無論孩子出現多麼極端的行爲,在孩子的世界永遠是單純的。每個孩子都會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欣賞和讚美。多陪孩子玩一玩遊戲,多和孩子說一說話,多給他講一講故事,花在他身上的時間再多一些。孩子暴躁的脾氣自然就會避免。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發脾氣時,是怎樣對待孩子的“十八般武藝”的?如果是你,你該怎麼管教暴脾氣的孩子?(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