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十年来,他任劳任怨,业如一日,始终站在接访第一线,接待群众热心、听取诉求耐心、协调问题尽心、排忧解难真心,躬身践行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光荣使命,把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和化解信访问题作为他不懈的追求,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黄丝桥村李某,双眼失明,妻子智障,生育2个小孩,生活极其困难,但因其妻没有户籍,无法申请农村低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在娄底双峰有一个美丽的小镇,镇上有一位人人称赞的信访干部,他就是青树坪镇信访办主任禹忠勇。不管白天黑夜,不论风里雨里,用满腔热血和柔情为困难群众撑起一把温暖的平安伞。

“信访部门是受理问题的‘前沿岗’,缓解矛盾的‘中间亭’,解决问题的‘终点站’,信访工作虽然苦、累,但重要,而且光荣!”几十年来,他任劳任怨,业如一日,始终站在接访第一线,接待群众热心、听取诉求耐心、协调问题尽心、排忧解难真心,躬身践行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光荣使命,把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和化解信访问题作为他不懈的追求,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4年,该镇业稼村郭某的小孩在湖北学校上体育课时意外受伤,因问题没有及时得以处理,他从此走上信访之路。2018年郭某回乡反映诉求后,他迅速向县乡主要领导汇报,与县信访、司法等部门负责人奔赴湖北与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处理,通过连续五天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郭某写了息访息诉承诺书,放弃了采取极端行为报复社会的计划,事情予以圆满解决。

多年来,他养成了白+黑,5+2走访群众的好习惯,他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满了走访群众时收集的民情民意,这一字一句记载了一个基层信访干部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信奉,对事业的忠诚,对“你有事请找我,我来为你服务”的承诺。

黄丝桥村李某,双眼失明,妻子智障,生育2个小孩,生活极其困难,但因其妻没有户籍,无法申请农村低保。获知情况后,他立即带着李某两口子,远赴贵州黎平为其妻补录户籍信息,一路上他是他们的保姆,为李某当拐杖。奔波近一个月后,李某妻子开心地拿到了户口本,他们的低保也得以落实。李某喜极而泣,久久握住他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您是我们的恩人啊”。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他经常是“累并快乐着”“痛并幸福着”他也曾为日常的忙碌劳累而心烦意乱,为工作的委屈辛酸而黯然泪下,但更多的是从忙碌中品味生活的充实,从化解疑难信访问题中体会工作的快乐。

崇宜村贺某,离异后成了邪教人员,思想情绪极不稳定。对这么一个疯疯癫癫的邪教妇女,很多人是避之不及,而他却不厌其烦地和她面对面交流,疏导情绪,通过他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和帮助,贺某终于认识到了邪教的危害性,于去年7月份脱离了邪教组织,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群众上访,是因为有困难需要帮助,有怨气要向党和政府倾诉,是群众相信党、相信政府的直接表现。一直以来,禹忠勇同志用“真心、贴心、责任心”来应对群众的“哭声、闹声、埋怨声”,换来群众的“安心、舒心”,用他的爱心架起干群和谐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基层信访干部对党忠诚、为民解难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双峰信访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