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論壇上爆出了關於海軍反潛版直-20直升機的照片。照片顯示,這款直20在駕駛艙下部設置了一臺大型搜索雷達,前段佈置了一具光電綜合探頭。機艙門尺寸縮小了,且增設了一個氣泡觀察窗。自首次露面以來,直-20的每一點進展都是備受關注的。好在捷報頻傳,先是陸軍通用版直-20在國慶閱兵式上亮相,再是海軍反潛版直-20曝光;按照進度來看,直-20真的離成軍不遠了。


爲什麼海軍版直-20這麼受關注?其實這還得追溯到目前中國海軍的反潛直升機機隊上。單是目前配備在各大中小型海軍軍艦上的反潛直升機就有三大類:一是引進自俄羅斯的卡-28型反潛直升機,二是在直-9基礎上研製的直-9C/D型反潛直升機,三是在直-18基礎上研製的直-18型反潛直升機。


對於大多數052C/D來說,21世紀初的設計固然有些落後:但機庫、起降甲板當時完全是以引進的俄製卡-28反潛直升機爲原型設計。現役卡-28雖然機體短粗,但經使用後普遍反映其噪音大、電子設備相對落後等問題的出現;受限於彈艙大小也只能攜帶1枚航空魚雷作戰。直-20在綜合性能上完全能取代前者,左右掛架也能同時攜帶2枚魚-7航空魚雷。在單機作戰等方面顯然要比卡-28更強,甚至能達到直-18反潛型的性能水平。中國海軍的驅護艦和航母一直在等一款10噸級的通用直升機平臺。


在直-20正式入列後,052DL、055等大型導彈驅逐艦便擁有了比現在要更強一些的反潛能力。卡-28便能退居二線,作爲爲二線艦艇配備的艦載直升機使用,或是集中處理、準備退役。同時,直-9C等輕型反潛直升機也可以從中大型驅護艦上轉移到056、053系列這些輕、中型護衛艦上。在近海反潛巡邏中,直-9C在現有近海作戰體系中也完全夠用,艦載直升機的調配也能夠更鬆動。很明顯,直-20反潛型的加入,對於中國海軍航空兵的艦載反潛機隊來說有着重大意義。


說完了反潛直升機,再來說說搜救直升機。直-20通用型在去年就已經曝光,而在通用型的基礎上研製搜救型也並不意外。而解放軍現有直-8S、直-9S搜救機隊似乎也存在着不少的問題:直-8太老,直-9太小。


直-8S實際上是在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發生後由中央軍委設立專項工程的成果,但基本上是在直-8運輸型的機體上改造。雖然生產量不大也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搜救情況,不過不能在中小型驅護艦上起降,適用平臺有限。直-9S/直-9DJ僅爲4噸級搜救直升機,作戰半徑只有300km不說、滯空時間更是短得可憐。按照前出300公里投放反艦導彈來計算,一旦在這個距離上戰鬥機被擊落,恐怕現有的直9DJ都不敢貿然升空搜救。


對於搜救直升機來說,其任務範圍往往是一片大致劃定的茫茫大海。在這片大海中搜救一個落水飛行員顯然極其費時費力。在環境條件下,搜救直升機往往需要克服極多氣象條件:海面並非一直風平浪靜,有時狂風大作、有時暴雨傾盆。更何況還會存在夜間搜救的情況,而長期以來海軍航空兵的專業搜救機隊一直缺失,甚至由擔任運輸任務的單位兼職。


雖然直-20爲平臺研製的搜救型直升機雖然並非神話,但總的來說能加裝比直-9S、直-9DJ更多的輔助性搜救設備、醫療救護設備,也能在更遠的地方執行更長時間、更高精度的巡邏搜救任務。隨着專業搜救直升機機隊的日益增多,也許南海撞機的悲劇就不會再重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