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思敏捷,久负盛名,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民国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相比事业的成功,她的感情始终是一个遗憾,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片空白。她一生只结一次婚,虽与丈夫无感情,却坚持不离婚。

她就是被称为珞珈三杰之一的苏雪林。其他二杰分别是袁昌英和凌叔华。

珞珈三杰

苏雪林,原名苏小梅,字雪林。出身于旧时具有浓厚封建传统的家庭。苏雪林从小就渴望读书,在读书的道路上,苏雪林要比常人面对很多困难。当时家中长辈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非常反对苏雪林读书甚至到外求学。在不断的抗争中,苏雪林才勉强读完了私塾。

17岁时,当她得知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登报恢复招生的消息时,苏雪林用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费了无数眼泪、哭泣、哀求、吵闹”,终于说服了祖母和乡里顽固长辈,得以外出求学。

在苏雪林的不断抗争下,苏雪林走上文学道路,读书终于改变了苏雪林的命运,否则,她将不得不按照父母和长辈的安排,早早的结婚,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从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苏雪林留校任教。1919年,22岁的苏雪林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两年后,苏雪林又瞒着家人独自到法国留学。

虽然远离家乡,接受了新思想,但是在婚姻的问题上苏雪林仍然没有摆脱家中的控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数千年来,无数才子佳人的婚姻均被这八个字所束缚,很多人直到结婚,方才见到另一半的真容,如果喜欢倒也还好,但更多的是没有感情,婚后毫无幸福而言,而苏雪林恰恰属于后者。

张宝龄

家中为苏雪林介绍的对象名叫张宝龄,家境殷实,当时苏雪林在法国留学,学习西方文学和艺术,而张宝龄则在美国留学,攻读理工科。

分隔两地,素未谋面的两人只能鸿雁传书,彼此了解对方。但是在通信中,苏雪林明显的感觉到两人性格不合适,便写信给父亲,要求取消婚约,但遭到父亲的严厉训斥。

后来苏雪林的母亲生病,病中的母亲要求苏雪林完婚,为了母亲,苏雪林只能认了这门婚事。

婚后,两人的生活还算幸福,双方对于婚后的新鲜感一时间掩盖了双方的性格差异。苏雪林曾在回忆录中回忆这段婚后的时光:

结婚后,受我热情的烧炙,他那一颗冷如冰雪的心,稍稍为之融化,所以我们在苏州天赐庄那一年的生活,倒也算得甜蜜。”

但是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年后,随着生活琐事两人的矛盾也渐渐爆发,苏雪林常常对人说张宝龄性格冷漠、木讷,缺乏浪漫。

关于性格的差异,苏雪林在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我说花朵美丽的时候?张宝龄会理性地说:“花是植物的生殖器”。

其实张宝龄的性格是属于标准理工男的性格,毕竟他不是文艺青年,也许苏雪林喜欢的是能与她吟诗作对的文学才子,比如说到花时,恨不得立刻吟诗一首。

但是理工男的幽默有时也不比文艺男差。

曾经中秋时节,苏雪林感叹道:“今晚的月亮好圆啊!”张宝龄会冷冷地回答:“再圆也没有我用圆规画的圆。”

张宝龄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可惜,苏雪林不喜欢。

苏雪林

短暂的幸福过后,夫妻二人随后开始了分居生活,甚至到了同居不同寝的地步,这也成了二人婚姻中的约定。

当时苏雪林在东吴大学任教,而张宝龄则回到了上海船厂当工程师,虽然苏雪林不喜欢张宝龄,但张宝龄依然每周末来看妻子。

所以从中可看出,张宝龄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男人,事实也正是如此,无论苏雪林对他如何冷漠,他都没有离婚再娶,在这场婚姻中,他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

抗战爆发后,苏雪林随学校南迁,与留在上海的张宝龄也断了联系。

直到1942年,张宝龄也来到武大任职,夫妻二人这才算重聚,也正是因为这次重聚,才让苏雪林身边的同事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宝龄。

在杨静远先生在《我记忆中的苏先生》中,杨静远向大家讲述了张宝龄给她的印象:

张先生到的那天,1942年9月10日,我家刚搬进让庐一个月。他给我的印象,全不像那个闻名已久的凛若冰霜的人。他很友善、健谈,在廊子里一坐下,就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在昆明的一段亲历。其实,张先生为人并非一贯冷僻。在东吴、江南造船厂或武大,人缘都不错。他在武大教书三年,深受学生欢迎。

杨静远的这番话是真正的为张宝龄鸣了不平,从中也可看出苏雪林没少在外人面前说张宝龄冷漠、不浪漫。

苏雪林

可以说,张宝龄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并且为人处世都很正常的一个男生,可是在苏雪林眼中就成了一个冷若冰霜的人。

俗话说小别胜新欢,虽然久别重逢,但是苏雪林与张宝龄依然保持同居不同寝的约定。

还是据杨静远在《苏雪林先生漫记》一文中说,

“张先生应武大聘来乐山,住进‘让庐’,但两人仍各处一室,同餐不同寝。”

各处一室,但是依然不同寝,这段婚姻已经是有名无实了,但是两人依然没有离婚。两人在生活中互相帮助,是朋友,是知己,唯独不是夫妻。

据记载:某天,陈源凌叔华夫妇的女儿陈小滢去让庐玩耍,看见张宝龄正在给苏雪林理发,“张先生把一个大碗盖在苏先生的脑袋上,用一把剪刀沿着碗的边沿进行剪理。”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画面喜感的场景,从中也可看出张宝龄的憨厚可爱,可惜了这段婚姻。

再后来苏雪林去了台湾,张宝龄留在了大陆,此后再也没有见面。

但即使如此,分隔两岸,无再见面可能,两人依旧没有宣布离婚,而且都对彼此忠诚,苏雪林没有再嫁,为这段婚姻始终守身如玉,而张宝龄更是连个绯闻都没有。

其实整个婚姻中,两人都对彼此忠诚,彼此都是对方唯一的爱人,虽然这个爱人多数只是名义上的。

苏雪林

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分开久了,晚年双方彼此思念起了对方。张家的子侄经常与苏雪林通信,在信中有个细节,让人感动,张宝龄的侄子在信中告诉苏雪林:

张宝龄在北京病重时,有一位侄媳妇给他织了一件毛衣,毛线不够了,忽然看见他的箱子里有一条羊毛围巾,恰巧与毛衣的颜色相同,她便想拆开围巾,张宝龄见状连忙摇手阻止,他指着围巾对侄媳妇说:“这是你们二婶的东西,我要留作纪念,毛线不够了可以到街上去买。”他说这话时流下了眼泪,末了,他又倍感遗憾地说:“我过去对你们二婶实在是太过分了,现在追悔莫及。”他说过这几句话后,没有几天便去世了。

苏雪林读了侄子的信后十分感伤,她后来在回忆录中说:

“我也很后悔,叫他孤栖一世,不能去享受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也实在觉得对不住他。”

这段婚姻,如果双方能好好经营,或许结果完全不一样。

苏雪林作为一代才女,为何不离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为何要忍受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

张宝龄离世后,她在自己的自传中给出了答案:

我是一方面为一种教条所拘束,一方面为我天生甚为浓厚的洁癖所限制。我总觉离婚二字对于女人而言,总是不雅,况那时我已薄有文名,过去受的屈辱已不少,若自己的名字再刊布报纸,让那些好事的记者把我横涂直抺,实觉不是滋味。

简而言之,苏雪林是为了心中的信仰和名声没有离婚,但是,为了表面的名声而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连带牺牲了张宝龄一生的年华,真的值得吗?

1961年张宝龄去世,虽然丈夫离世,但是余生苏雪林依然没有再嫁,1999年苏雪林离世,享年102岁。俩人一生没有子女,一生为对方守身,婚姻经营如此,让人惋惜。

参考资料:《苏雪林自传》、《苏雪林文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