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思敏捷,久負盛名,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民國文壇佔據了一席之地。相比事業的成功,她的感情始終是一個遺憾,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一片空白。她一生只結一次婚,雖與丈夫無感情,卻堅持不離婚。

她就是被稱爲珞珈三傑之一的蘇雪林。其他二傑分別是袁昌英和凌叔華。

珞珈三傑

蘇雪林,原名蘇小梅,字雪林。出身於舊時具有濃厚封建傳統的家庭。蘇雪林從小就渴望讀書,在讀書的道路上,蘇雪林要比常人面對很多困難。當時家中長輩認爲女子無才便是德,非常反對蘇雪林讀書甚至到外求學。在不斷的抗爭中,蘇雪林才勉強讀完了私塾。

17歲時,當她得知安慶省立初級女子師範登報恢復招生的消息時,蘇雪林用了一切能想到的辦法,“費了無數眼淚、哭泣、哀求、吵鬧”,終於說服了祖母和鄉里頑固長輩,得以外出求學。

在蘇雪林的不斷抗爭下,蘇雪林走上文學道路,讀書終於改變了蘇雪林的命運,否則,她將不得不按照父母和長輩的安排,早早的結婚,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從安慶省立初級女子師範畢業後,因爲成績優異,蘇雪林留校任教。1919年,22歲的蘇雪林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兩年後,蘇雪林又瞞着家人獨自到法國留學。

雖然遠離家鄉,接受了新思想,但是在婚姻的問題上蘇雪林仍然沒有擺脫家中的控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數千年來,無數才子佳人的婚姻均被這八個字所束縛,很多人直到結婚,方纔見到另一半的真容,如果喜歡倒也還好,但更多的是沒有感情,婚後毫無幸福而言,而蘇雪林恰恰屬於後者。

張寶齡

家中爲蘇雪林介紹的對象名叫張寶齡,家境殷實,當時蘇雪林在法國留學,學習西方文學和藝術,而張寶齡則在美國留學,攻讀理工科。

分隔兩地,素未謀面的兩人只能鴻雁傳書,彼此瞭解對方。但是在通信中,蘇雪林明顯的感覺到兩人性格不合適,便寫信給父親,要求取消婚約,但遭到父親的嚴厲訓斥。

後來蘇雪林的母親生病,病中的母親要求蘇雪林完婚,爲了母親,蘇雪林只能認了這門婚事。

婚後,兩人的生活還算幸福,雙方對於婚後的新鮮感一時間掩蓋了雙方的性格差異。蘇雪林曾在回憶錄中回憶這段婚後的時光:

結婚後,受我熱情的燒炙,他那一顆冷如冰雪的心,稍稍爲之融化,所以我們在蘇州天賜莊那一年的生活,倒也算得甜蜜。”

但是這種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一年後,隨着生活瑣事兩人的矛盾也漸漸爆發,蘇雪林常常對人說張寶齡性格冷漠、木訥,缺乏浪漫。

關於性格的差異,蘇雪林在回憶錄中有這樣的記載:當我說花朵美麗的時候?張寶齡會理性地說:“花是植物的生殖器”。

其實張寶齡的性格是屬於標準理工男的性格,畢竟他不是文藝青年,也許蘇雪林喜歡的是能與她吟詩作對的文學才子,比如說到花時,恨不得立刻吟詩一首。

但是理工男的幽默有時也不比文藝男差。

曾經中秋時節,蘇雪林感嘆道:“今晚的月亮好圓啊!”張寶齡會冷冷地回答:“再圓也沒有我用圓規畫的圓。”

張寶齡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可惜,蘇雪林不喜歡。

蘇雪林

短暫的幸福過後,夫妻二人隨後開始了分居生活,甚至到了同居不同寢的地步,這也成了二人婚姻中的約定。

當時蘇雪林在東吳大學任教,而張寶齡則回到了上海船廠當工程師,雖然蘇雪林不喜歡張寶齡,但張寶齡依然每週末來看妻子。

所以從中可看出,張寶齡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男人,事實也正是如此,無論蘇雪林對他如何冷漠,他都沒有離婚再娶,在這場婚姻中,他展現出了極大的包容。

抗戰爆發後,蘇雪林隨學校南遷,與留在上海的張寶齡也斷了聯繫。

直到1942年,張寶齡也來到武大任職,夫妻二人這纔算重聚,也正是因爲這次重聚,才讓蘇雪林身邊的同事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張寶齡。

在楊靜遠先生在《我記憶中的蘇先生》中,楊靜遠向大家講述了張寶齡給她的印象:

張先生到的那天,1942年9月10日,我家剛搬進讓廬一個月。他給我的印象,全不像那個聞名已久的凜若冰霜的人。他很友善、健談,在廊子裏一坐下,就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他在昆明的一段親歷。其實,張先生爲人並非一貫冷僻。在東吳、江南造船廠或武大,人緣都不錯。他在武大教書三年,深受學生歡迎。

楊靜遠的這番話是真正的爲張寶齡鳴了不平,從中也可看出蘇雪林沒少在外人面前說張寶齡冷漠、不浪漫。

蘇雪林

可以說,張寶齡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並且爲人處世都很正常的一個男生,可是在蘇雪林眼中就成了一個冷若冰霜的人。

俗話說小別勝新歡,雖然久別重逢,但是蘇雪林與張寶齡依然保持同居不同寢的約定。

還是據楊靜遠在《蘇雪林先生漫記》一文中說,

“張先生應武大聘來樂山,住進‘讓廬’,但兩人仍各處一室,同餐不同寢。”

各處一室,但是依然不同寢,這段婚姻已經是有名無實了,但是兩人依然沒有離婚。兩人在生活中互相幫助,是朋友,是知己,唯獨不是夫妻。

據記載:某天,陳源凌叔華夫婦的女兒陳小瀅去讓廬玩耍,看見張寶齡正在給蘇雪林理髮,“張先生把一個大碗蓋在蘇先生的腦袋上,用一把剪刀沿着碗的邊沿進行剪理。”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畫面喜感的場景,從中也可看出張寶齡的憨厚可愛,可惜了這段婚姻。

再後來蘇雪林去了臺灣,張寶齡留在了大陸,此後再也沒有見面。

但即使如此,分隔兩岸,無再見面可能,兩人依舊沒有宣佈離婚,而且都對彼此忠誠,蘇雪林沒有再嫁,爲這段婚姻始終守身如玉,而張寶齡更是連個緋聞都沒有。

其實整個婚姻中,兩人都對彼此忠誠,彼此都是對方唯一的愛人,雖然這個愛人多數只是名義上的。

蘇雪林

也許是年紀大了,也許是分開久了,晚年雙方彼此思念起了對方。張家的子侄經常與蘇雪林通信,在信中有個細節,讓人感動,張寶齡的侄子在信中告訴蘇雪林:

張寶齡在北京病重時,有一位侄媳婦給他織了一件毛衣,毛線不夠了,忽然看見他的箱子裏有一條羊毛圍巾,恰巧與毛衣的顏色相同,她便想拆開圍巾,張寶齡見狀連忙搖手阻止,他指着圍巾對侄媳婦說:“這是你們二嬸的東西,我要留作紀念,毛線不夠了可以到街上去買。”他說這話時流下了眼淚,末了,他又倍感遺憾地說:“我過去對你們二嬸實在是太過分了,現在追悔莫及。”他說過這幾句話後,沒有幾天便去世了。

蘇雪林讀了侄子的信後十分感傷,她後來在回憶錄中說:

“我也很後悔,叫他孤棲一世,不能去享受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也實在覺得對不住他。”

這段婚姻,如果雙方能好好經營,或許結果完全不一樣。

蘇雪林作爲一代才女,爲何不離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爲何要忍受這段有名無實的婚姻?

張寶齡離世後,她在自己的自傳中給出了答案:

我是一方面爲一種教條所拘束,一方面爲我天生甚爲濃厚的潔癖所限制。我總覺離婚二字對於女人而言,總是不雅,況那時我已薄有文名,過去受的屈辱已不少,若自己的名字再刊佈報紙,讓那些好事的記者把我橫塗直抺,實覺不是滋味。

簡而言之,蘇雪林是爲了心中的信仰和名聲沒有離婚,但是,爲了表面的名聲而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連帶犧牲了張寶齡一生的年華,真的值得嗎?

1961年張寶齡去世,雖然丈夫離世,但是餘生蘇雪林依然沒有再嫁,1999年蘇雪林離世,享年102歲。倆人一生沒有子女,一生爲對方守身,婚姻經營如此,讓人惋惜。

參考資料:《蘇雪林自傳》、《蘇雪林文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