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美景更是數不勝數,但很多時候因爲條件的限制使我們無法一睹美景。沒關係,就讓我帶着大家一起一睹世界風采!

導語:走遍祖國大好河山,領略無數綺麗風景,一路行走,一路成長。提起北京,朋友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它的首都地位吧。北京作爲中國的首都,不僅僅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更是衆多年輕人的追夢城市,同時也有着悠久深遠的歷史背景。北京大大小小的衚衕就是其悠久歷史的象徵,坐落在北京的各式各樣的衚衕,已經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完完全全融入到了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爲了北京的標誌性建築。

北京大大小小的衚衕有幾千條,形成了繁榮的衚衕文化,最爲人熟知的是以遊覽觀光爲主的南鑼鼓巷,但事實上另一條衚衕卻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厚重筆墨,那就是史家衚衕,這裏被譽爲“一條衚衕,半個中國”。

史家衚衕是老北京最早的衚衕之一,史家衚衕從明代歷經清、民國幾百年的歷史了,該衚衕建築整齊,房屋較好,多爲大宅院。其位於北京東城區朝陽門街道,它東起朝內南小街,西到東四南大街,南與東、西羅圈衚衕相通,北鄰內務部街,總長度約700米。這條衚衕沿途大大小小四合院約有80多個,建築特色是青磚灰瓦。朱漆大門、石刻照壁,可以說是北京四合院的代表作。

在這條衚衕曾經居住的,都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史家衚衕20號院是一個文藝大院,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前身,也是新中國的戲劇搖籃,想當年,焦菊隱、夏淳、於是之等建院元老,都曾在這裏生活、工作了大半輩子,人藝許多早期經典作品也是在這裏排練並搬上舞臺。

史家衚衕24號院,它是民國才女凌叔華生命的起點與終點,時光回溯到上世紀20年代,史家衚衕24號院門口來訪者絡繹不絕,其中的很多是中國近代文化史和藝術史的名人,因爲這裏有一個被稱爲“小姐家的大書房”的沙龍聚會,沙龍的女主人便是凌叔華。

小結:從這條衚衕走過,如同走過光陰的地毯,每一間四合院都上演過一場場官員名士、文人墨客的生活劇幕。走完這不足千米,瞭解了這裏都住過什麼人,就會明白“一條衚衕”怎樣裝下了“半個中國”。

如果看了上面的文章心動了,不妨在合適的時間,自己亦或找一個合適的人,來一場旅行,相信一路之上定會收穫頗豐。關注我,下期帶您繼續觀賞這美麗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