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王山,也叫琴台山,自李根源居於此後,又名小隆中,背靠穹窿山,面向太湖,高53.9米,山頂呈渾圓狀,坡度平緩,草木蔥鬱、古道清幽,潺潺流水繞過碎石溯流而下,宛如世外桃源。李根源隱居小王山的十年間,先後植松樹十萬棵,並精心營造了“松海十景”,使小王山馳名京滬。

我的心頭一直有個問號。自古仕途失意的文人、政客,爲何選擇蘇州作爲隱逸之地?

前兩天和網師園管理處主任吳琛瑜聊天,她說,園林的“隱逸文化”是後人賦予的,當時者在園林只是暫緩,而非退出。

而蘇州古典園林恰恰又是“隱逸文化”最爲典型的代表。

琛瑜的這番見解,讓我茅塞頓開。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姑蘇,江南一等繁華地。政治、經濟信息南來北往的集散地,住在蘇州,退可靜觀、進可濟世。

有着姑蘇第一山之稱的穹窿山,遠離城市,不僅滋養過寫下《兵法十三章》的兵聖孫武,也收留了近代名士、中國國民黨元老李根源。

穹窿山內的小王山,有李根源的家、國、天下。

1923年,因反對曹錕賄選總統,他憤而退出政壇南下蘇州,開啓了吳郡訪古之旅。

1928年營葬母親後,他又在小王山寄廬守墓十年,在此開山闢景、疏浚鑿泉、興辦學校、建藏書民生醫院、進行農村改革、保護名勝古蹟、營造抗日將士“英雄冢”。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小王山,也叫琴台山,自李根源居於此後,又名小隆中,背靠穹窿山,面向太湖,高53.9米,山頂呈渾圓狀,坡度平緩,草木蔥鬱、古道清幽,潺潺流水繞過碎石溯流而下,宛如世外桃源。

爲何叫做小隆中呢?

李根源寓居小王山,曾宣稱不問“政事”。表面上好像過起了恬靜的田園生活。但這豈是他這般胸懷大志的大丈夫秉性?

身處內憂外患的時代,李根源把小王山當做了羣英薈萃地。

當時,李烈鈞、于右任、章太炎等愛國志士時常來小王山借景抒情,寄情于山水、石刻,抒發他們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李根源自喻爲諸葛亮,其他人紛紛以蒼龍、蟄龍、困龍自喻,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愛國情懷。

小隆中來源於一段典故。當時,章炳麟的夫人湯國梨寫了一首詩,“探勝不辭遠,棲山莫怨深,蒼茫松海里,應有蟄龍吟。”

李根源讀後也即興以韻賦詩一首,“苟全於亂世,不覺入山深。高臥小隆中,聊爲梁父吟”。

小隆中由此而得名。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李根源隱居小王山的十年間,先後植松樹十萬棵,並精心營造了“松海十景”,使小王山馳名京滬。

當時,240多位社會名流及文人先後慕名而來,揮毫留題,都被鐫刻於小王山的石壁上,其中包括民國總統黎元洪、國學大師章太炎、書法家於佑任、書法藝術大師吳昌碩等名人墨寶。

小王山摩崖石刻,飽經滄桑,至今還保存有百餘條,大致可分爲墓碑藏碑、闕太夫人墓周石刻、松海石刻。

這些書法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使小隆中成爲了名副其實的“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和“現代書法藝術寶庫”。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松海石刻是小王山石刻的精華,有詩文、有題名寫景,詞麗意深。

這裏能找到許多民國風流人物的留跡,比如,寫“珊瑚祕靈”的譚延闓,被譽爲“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

中山陵巨幅石碑上“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兩行巨大金字,便是譚延闓手書。

邊上“龍眠”二字,則是譚延闓的弟弟譚澤闓所書,南京“國民政府”牌匾就是他寫的。上海、香港兩家《文匯報》的報頭,也是他寫的。

附近的“真知”,是清末南澳鎮總兵、廣東水師提督,袁世凱、吳佩孚的高等軍事顧問李準寫的。當然,他還寫了天津《大公報》的刊頭。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隱居小王山的日子裏,李根源在此開荒種樹,修了“三堰五閘”、“彷彿西湖”等水利工程和景色景點。

小王山最美的地方——松海林園就是他用心闢建的著名景點。

1932年國學泰斗章太炎先生,詩詞大師陳石遺先生應李根源邀請,相繼來遊小王山。陳石遺見松林鬱鬱蔥蔥,翠深似海,喜而命名之曰松海。李根源拍手稱絕。

兩位大師各書松海擘窠大字刻之石上。

松海之名,不脛而走。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隱在小王山的李根源並不甘心當個“逸民”。

從1932年到1945年,李根源曾先後4次爲英勇犧牲的抗日將士建造英雄冢,披麻送國殤,其中兩次就在蘇州。

1932年,日寇進犯上海,十九路軍奮起抵抗,無數將士浴血疆場。滬戰一結束,李根源帶領愛國人士,將犧牲在淞滬抗戰中的78名烈士安葬於藏書善人橋北馬山麓,命爲"英雄冢"。

營葬烈士那天,李根源手執撣紼,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心情極爲悲忿。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寇再犯上海。

李根源再次與蘇州愛國紳耆做好後方供應工作,組織紅十字會赴前方搶救傷員,殯殮忠骸。躬親運送陣亡將士忠骸82棺至硯山,率鄉民學生近萬人,披麻致祭,負土安葬。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全民抗戰爆發後,李根源即與張仲仁倡議組織老子軍,並電請蔣介石,因國民黨政府阻止而未能如願。

1937年11月中旬,因日寇佔領蘇州,李根源揮淚離開小王山,自此奔赴在抗戰疆場。

1942年6月,身負"雲貴監察使"特殊使命的李根源,神色嚴峻,美髯迎風飄拂,他站在一輛敞篷吉普車上,率領七十一軍殺向了雲緬抗日前線保山。

這時的李根源已結束了他那"山中宰相"的日子,變身爲一個浴血衛國的老將。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根源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此後他定居於北京。

1965年7月6日,李根源先生病逝北京。

以朱德爲首的治喪委員會決定按照恩師的生前遺願,把他安葬於蘇州吳縣小王山。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李根源逝世在北京,爲何不葬在北京、也不葬在老家雲南,偏偏要葬在小王山呢?

當年他揹着羅盤來到小王山爲其母選墓地,當地的老百姓就說:“你可真會選地方,小王山像一座金牛,你母親正好葬在牛腹上,是絕佳風水,葬此升官發財。”

李根源笑了笑回答道,“我選擇小王山不是想讓後代兒孫當官,而是因爲這裏的山水風景美,地理環境好,名勝古蹟多,鄉親們勤勞善良。我現在棄官向他們學習種田。這個山雖然不高,但是風景優美,而且是朱買臣的故鄉,具備這麼好的條件的地方不太多,因此我獨愛小王山,選中這塊好地方了。當地老百姓心地善良、民風淳樸,我願意與你們爲鄰”。

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自稱諸葛亮的國民黨元老,爲何深居穹窿山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穹窿山的旅遊靈感,這裏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應志剛 發佈:2019.04.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