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遺世孤島採摘甜過初戀的楊梅,然後邂逅美食,這次旅程會勾住你的心!

點擊藍字“趣太湖”,用文字記錄關於太湖的那些故事

圖文丨小月牙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蘇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也許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方,就隱藏着不爲人知的祕境,連本地人都不知道。今天月牙爲你推薦太湖中的一座孤島,景美又清淨,還穿插了採摘元素,讓整個行程充滿樂趣。

本次旅行路線

路線:沐春園採摘—太湖廚房用餐—餘山島(沐春園乘坐快艇上島)

交通:公交581路至菱湖渚下車即可;自駕導航“沐春園”

用時:一天

費用:

行程一

沐春園採摘(採摘費用50元/次,含3斤蔬菜)

行程二

太湖廚房用餐(人均80元)

行程三

餘山島(門票0元,快艇費用480元/艘,可乘坐6人)

沐春園採摘

採摘生態蔬菜,感受田園樂趣

沐春園,想必趣太湖的粉絲們都不陌生,之前也發佈過陸陸續續的推文,不過今天來點不一樣的,你知道嗎在景區裏竟然有菜園子!

據瞭解,沐春園內中有4塊農耕文化田。

集合了四時當季蔬菜花果,由3位老農悉心培養呵護,而現在正是黃瓜、番茄、茄子的好時節。

從藤上直接摘下來的黃瓜喫起來脆脆的,汁液在口中濺開。

黃澄澄的小番茄,光是香甜的氣息就吊足了胃口,一個接一個地往嘴裏塞,實在是太好喫了!

茄子看上去圓潤有光澤

不一會兒,鞋套上滿是泥土,卻絲毫不在意,我認爲這是一種享受,那種被蔬菜、泥土所包圍的感覺,空氣裏都瀰漫着青草的氣息。走慣了堅硬的水泥路,你會發現走在綿軟的泥土上真是一種慰藉。

你看收穫滿滿,“咕嘟——咕嘟——咕嘟”肚子在向我抗議,一看時間正是中午。

走,帶着蔬菜去旁邊的”太湖廚房“,讓大廚們將現摘的蔬菜進行加工,獨享勞動的勝利果實!

離太湖廚房也就幾步路

園內馬鞭草開的正盛

小貼士

如果你也想體驗採摘可以電話預約,李靜:15950011504

太湖廚房用餐

融山水的風味,感四季的歡宴

每每來到“太湖廚房”,總想問那這無盡的太湖是不是他生養出肥美魚蝦的“湖田”呢?

坐在湖景包廂裏,嚐嚐魚鮮,喫喫野菜。

小龍蝦是本次的主角

看的心癢癢

時令水果——柰子

餘山島

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保留着最樸實的生活方式

不知你是否想象過,這樣一個畫面:有一天坐上開向蔚藍的天空和孤島的漁船......

2016年6月和你第一次相遇,分別後,我都會期待,下一次會是怎樣的相遇。許是我精心爲你而梳妝,在蓄謀已久後再次踏入,用腳步去衡量你的每一方土地。

她是一個不被外人知曉的荒涼之所,也是一個消失中的世外桃源

餘山島,佔地600畝,卻只住着20多戶人家,總共纔不到50人。偶遇島民,攀談中得知,當天只有不到30名島民留在島上。

與世隔絕,卻享受着整個大自然

餘山島2002年才通上電,在這之前,這裏的居民一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阿婆已有96歲高齡,但在這裏習以爲常

孩童手中揣着一個小汽車便能玩上大半天

爺爺在旁守着孫子

此時正逢楊梅季,月牙作爲一枚喫貨怎可錯過?

早早就聯繫了陸爺爺和陸奶奶,沒過多久,夫妻倆兒揹着竹籃了帶我們上山採楊梅嘍!

青梅也快成熟了

猜猜這是啥

走在鄉間山路,周圍是大片大片的果樹,輕嗅果香與陽光混雜在一起的味道,在這裏,靈魂都跟着走丟了......

一晃兒,陸爺爺架好梯子,準備開工!

68歲的陸奶奶手腳依舊麻利

三兩下便到達樹頂

紅彤彤的楊梅一個接連一個的,就被輕輕地放入了筐子裏。

短短一小時,夫妻倆就採了幾十斤楊梅,月牙還拍了段小視頻,請看。

採摘完楊梅就回程啦,走了另一條山路,再次與你相逢。

能想象出清早的陽光灑滿小院的每個角落;下午日頭高照的時候坐在涼亭中大口啃西瓜,要切的大塊的,沾得滿臉的快感甚是愉快;晚上天朗月明,坐在院子裏揮動大蒲扇數星星,耳邊有此起彼伏的蛙聲,帶着興奮與熱烈。

養幾隻雞撒,腿跑過驚動了青草上的露水。

院中有我最愛的繡球

餘山島,依然是那個美麗的桃花源,太湖中的美麗明珠,夏日裏的一片清淨之地。整個小島地方不大,半天的時間足夠逛完,大家也許也可以選擇在這裏呆上一晚,靜靜的體會感受這靜謐的生活。

版權說明:

趣太湖發佈內容標有“原創”的均爲勞動成果,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趣太湖”並附上我們的二維碼。

另外發布的部分內容,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一一聯繫到原作者,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關於稿酬事宜煩請聯繫我們,電話:0512-66555665。

(文章由趣太湖編輯   編輯:小月牙  轉載註明出處  )

微信公衆號

趣太湖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