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國產戰鬥機家族中,由航空工業成都所/成飛集團研製、生產的FC-1“梟龍”戰鬥機是國產戰機走向世界的“名片”,也是中國第一種專門研製的出口型輕型戰鬥機,是一款二代機底子、三代機配置的廉價戰鬥機,然而早在80年代,美國也有一款類似思路的戰鬥機,那就是諾斯羅普的F-20“虎鯊”輕型戰鬥機,比起“梟龍”,它的命運衰多了,3架原型機摔了2架,最後1架都沒賣出去。

圖片:它曾叫殲-7CP、超-7,就是超級殲-7圖片:它曾叫殲-7CP、超-7,就是超級殲-7

  冷戰中,米格-21“魚窩”和F-5“自由戰士/虎”式是東西方兩大陣營盟友們最常見的輕型戰鬥機,作爲二代機中兩種針鋒相對的輕型戰鬥機,“魚窩”和“虎”一個高速性能好、一個低空纏鬥強,在越南戰場上惡鬥,在歐洲戰場上對峙,不過比起蘇軍自己也大批訂購的“魚窩”,“虎”式戰鬥機除了美軍假想敵部隊少量採購外,主要是軍援用途。

圖片:美軍假想敵部隊的F-5E圖片:美軍假想敵部隊的F-5E

  中國的殲-7家族是“魚窩”最大的海外分支,在80年代殲-7M等戰鬥機也成爲中國最重要的出口型戰鬥機。在巴基斯坦空軍的提議下,成飛公司在80年代中期開始醞釀殲-7“大改”型,從殲-7CP(CP取自中國-巴基斯坦之意),再到超-7戰鬥機,再到FC-1梟龍戰鬥機,雖然構型變化很大,但淵源和底子的確還是老殲-7的。

圖片:殲-7M圖片:殲-7M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F-5戰鬥機家族的“孃家”——諾斯羅普考慮其換代機型的時間更早,在“虎”式戰鬥機基礎上研製的F-20“虎鯊”在1982年就實現了首飛,在整體構型改動不大的情況下,它用1臺先進的F404中推渦扇發動機取代了2臺J85渦噴,APG-67型脈衝多普勒機載雷達在當時很先進,讓其比F-16還更早具備使用AIM-7“麻雀”中距空空導彈的能力,F-20可以使用當時美製所有的機載對空、對地武器。

圖片:試飛中的虎鯊圖片:試飛中的虎鯊

  在上世紀80年代,“虎鯊”和現在的“梟龍”一樣瞄準的是廉價戰鬥機市場。在當時,F-20的單價大概是1020萬美元,F-16/79(使用J79發動機的廉價出口型戰隼,曾有意出口中國)爲1100萬美元,F-16A爲1240萬美元,而F-20的單位全壽命週期成本估計比F-16低40-50%。

圖片:發射小牛導彈的虎鯊圖片:發射小牛導彈的虎鯊

  但是“虎鯊”在試飛過程中厄運連連。1984年10月10日,1號原型機GG1001在一次展示飛行中在韓國墜毀,諾斯羅普的飛行員Darrell Cornell喪生,2號原型機 GI1001於1985年5月在加拿大拉布拉多的鵝灣墜毀,另一位諾斯羅普的試飛員Dave Barnes同樣遭遇厄運,兩次事故都歸結於高G值導致試飛員昏迷。

圖片:測試中的虎鯊圖片:測試中的虎鯊

  1986年,因爲沒有買家加上兩次致命的事故,“虎鯊”項目在耗資12億美元后不得不取消,畢竟美國的盟友們最後都還是選擇了性能更好的F-16,買戰鬥機對一些中小國家來說是數十年大計,現在不少西歐國家都選擇購買少量F-35也不買別的,戰鬥機畢竟不是越便宜越好。(作者署名:跟烏龍漲姿勢)

  《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出鞘》完整內容可掃描圖片二維碼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註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於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軍事:最多軍迷首選的軍事門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