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在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一开头就写到,“家产富裕的单身汉,准想娶个妻子,这是大家公认的必然之理。地方上一旦来了这么个人,邻近人家必不理会他本人的意愿,就把他看做自己某一个女儿应得的夫婿了。”

所以为什么表面其乐融融的乡间舞会,背地里都是暗流涌动?因为这是心急的父母觅贤婿的现场,是适龄女子的求职面试啊!各种相互较劲,怕是比人民公园更甚。

18世纪的小地主、中产家的女孩子,家境宽裕,受过教育,懂得道理,某种程度上算得上当时的新女性了。但是,身为女儿身的她们,并没有财产继承权。即使被爸妈视为掌上明珠,即使幼时生活优渥富足,一旦父母西归,家产还是要被远方的男性表亲继承,要是没有丈夫接手,她们就很可能被新继承人扫地出门。

一桩合适的婚姻,关系的可是日后的生存。于是,五个女儿的婚嫁问题,是班内特太太最操心,也最焦虑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

以上内容套到现在焦虑的家长身上也依然适用。这世上所有的适龄孩子,都想去哈佛幼儿园,都是未来我娃爬藤的竞争对手。幼升小的面试辅导,申小学的优质简历,都是通往名校的坚实路基,一步一个脚印,从出生起就要做积累、刷资历了。

教育的傲慢与偏见:所有的适龄孩子,都是想去上哈佛的!

这个5岁小孩的幼升小PPT介绍,只能算是阶段性的小结陈述吧,那箭头所指的终点,当然还远未达到。

2

其实,虽然大家纷纷感慨“五岁牛娃懂得比我工作五年还多”、“现在的小孩压力也太大了”、“他的生活是不是都排满了”,但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

早在上个世纪,美国纽约的上东区就流行“超级妈妈”了,就是“超级有名、超级富有、超级聪明、超级美貌、超级烦人”的密集型妈妈,超级妈妈们努力的远期目标,正是哈佛、耶鲁,名校、成功。

她们认为,幼儿园是未来的哈佛或者耶鲁大学的起点,孩子一出生就注册最好的幼儿园(还有很多刚一怀孕就排队的),然后用尽各种手段,包括给学校组织赞助活动等送孩子进去,但又跟幼儿园交涉,每周要留两个下午给2岁的女儿补习英语和数学,同时要求幼儿园提供戏剧、美术、音乐、芭蕾、法语、西班牙语、汉语和游泳的常规课程。

正如热门PPT里的爸爸说的那样,“我们对于精细规划有着长期的坚持,为了确保他在每晚的2小时学习中既不觉得枯燥,又能汲取知识(这句引用太不顺了我忍不住改了),我们为他设计的培养方案要兴趣与效果并重——以天、周、月、年为不同的单位基础,制定规划”。

教育的傲慢与偏见:所有的适龄孩子,都是想去上哈佛的!

超级爸妈们对于孩子的未来,一桩桩一件件,都详细规划,稍有差池,便是跌落。

我不敢妄断这样的孩子生活的幸不幸福,他们一定是被用心的爱着的,因为做规划和生活幸福并不矛盾。只是养孩子不是走单行线,也不是做实验,超过所有对手,控制好所有变量,便能收获精彩人生。

3

《如何养育一个成年人》(How to Raise an Adult)的作者、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务长Julie Lythcott-Haims,把这一类孩子的童年称作“清单童年”,清单式任务的顶点是名校的申请,是未来的成功。

这一份清单里面都有什么呢?要读好学校,要进好班级,要有好成绩,要热爱阅读,要思想敏锐,要参加运动,要获得荣誉,要建立社团,要有领导力,要热心公益,要关心他人……如此等等,都是现在的大学申请最看重的,一项一项,如果是能放到申请材料里的加分项,都要打卡一一完成。

按照Julie的说法,在清单式的童年中,我们失去的是什么?是发自内心地主动做事情的动机。当规划已经做好,终点已经划定,大概唯有奋力奔跑,才不会被同样刷清单的同龄人留在原地。

可以说,现在有太多孩子的童年都是清单童年,学着对未来学业有帮助的课程,上着未来可能会加分的课外班,攒着未来申请材料里的亮点,走在一条颤颤巍巍的单行道上。

但这样的入学申请清单,“名校”接受吗?其实随着上面幼升小PPT爆红的,还有一条犀利神点评,点评说这个PPT“匠气太重”,都是套用的模板,内容太杂没有亮点,孩子很可能申请不上。

4

英国的Bute House Preparatory School(私立女子预备小学),被英国多家媒体列为伦敦最好的女子小学,也被家长们称为最难考的走读女校。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学术地位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考入了英国排名前十的中学。最多的一年(2014),Bute的学生占了圣保罗女中(St Paul’s Girls)当年录取率的44%,怪不得家长挤破头都想进去。

但校长Helen Lowe女士对于Bute想招什么样的学生,是这么说的:我们倡导学术非竞争(non-competitive ethos)的办学方针,4岁入学采用抽签制,7岁入学虽然有考评,但我们的目标是寻找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我们在找的是那种天生好奇、天生对学习新东西有兴趣的女孩子,对于她们不知道的事情事情从不惊慌害怕,而是仔细听其他人的介绍,从其他人那里学习。

所以你看,即使是顶级私校,想要找的也不是刷满清单技能点的孩子,而是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有着热切的学习热情的孩子,简单说,也就是有内驱力的孩子。

它恰恰是最难规划,也最难量化的。

5

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其实说起来一点也不复杂,只有五个要点:快乐,兴趣,掌控感,成就感,胜任感。

前两点,快乐和兴趣,几乎是天生的,大神级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把它称为“闲暇的好奇心”,就是指人这种天生的闲不住的好奇探索。只要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天生的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并且天生的能从在成人看来或许无意义的自由探索中获得乐趣。

掌控感、成就感和胜任感也很简单。掌控感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再之后会逐渐学会承担责任;成就感就是能做成功,从小小的成功中受到激励,继续走向下一个成功(坊间流传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是骗人的,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所以别再给孩子人为设障了);胜任感就是觉得自己能做成,觉得自己棒棒的,跟成就感是相辅相成的。

这里要再提一下脚手架原理,当父母和师长小心的控制难度,并不断增加挑战的时候,孩子是在享受成功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和精进的,也即,技能训练不一定必须枯燥和痛苦,而枯燥和痛苦的东西,要么是低水平重复,要么是远离挑战区,进入了恐慌区,让孩子自己觉得无法胜任了。

从这个角度看,内驱力全是内在的感受,无法量化,也无法横向比较。大概也正因为如此,重视内驱力的Bute女校,才会有这样的校训:Every girl runs her own best race.

每个孩子的起点不同,他们都有空间去做到自己最好的程度。

6

所谓的傲慢与偏见,都是只从自己的视角看事情。

就像觉得只有嫁个好丈夫才能确保女儿一生幸福无虞的班内特太太一样,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孩子教育的执着投入,可定也受着自身经历的影响。

相信大家的体验都差不多。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路径往上走,中途退出了的同学,除非是超级自律的猛人,否则不太可能再回归到全日制正规教育,也从此失去了做很多事情的门槛。

这就是人人惧怕的分流,一旦被分出去,就永远退出竞争,再也回不来。

其实,二战之后,有很多国家都采用了德式的“十岁分流”制,以迅速培养经济复苏需要的劳动力。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是升学还是就业,小孩子就要选择了,也就是所谓的“学、职双轨制”。过早分流的后果就是,小孩子根本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何,便早早地在被选定了轨道,再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这其实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于是后来,西方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教育改革,搭建更宽泛的教育体系,依然有“学、职”的区分,但“学职两轨”并非泾渭鲜明永不相交,而是充满弹性。普及教育完成之后,职业学校和正规本科教育,彼此之间仍是开放的。只要有心,可以重新回到任一条路上,探寻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是用整个教育体系在为个体兜底。

7

一方面是以往的成功路径、受教育的红利,一方面又没有整个教育体系的来兜底(以及兜没兜住也是见仁见智),所以鸡血妈推着小娃变牛娃,有无奈,也有不安。

反过来,大家也心里清楚,名校的位置就那么多,不是努力了就都能上,那么,其他的路径,其他的成功,其他的生活,其他的形态,我们能接受吗?孩子能接受吗?社会能接受吗?

没有人知道。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接受成长的多种可能性,都要一窝蜂地去精细规划去刷清单,那结果,很有可能是双输。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除了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终其一生都还在追寻另外答案,那就是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是属于每个人的成长,每个人内在的驱动。它也许能去规划,能去引导,但谁也无法替代。如果不能与自己和解,那么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逃不脱内心的彷徨。

关注内在,关注个体,支持孩子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与内心,与世界,和谐相处。

这是我所期待的教育。

至于其他,只能希望整个社会越来越宽容与多元吧。只是不知道还有几代的孩子,将成为教育的傲慢与偏见之下的牺牲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