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堪稱“名槍輩出”的時代,毛瑟98K、李恩菲爾德、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三八式、M1903等經典步槍均在二戰中名揚世界。很多人卻不知道,二戰中的中立國瑞士也曾研發出一款經典步槍——K31。作爲經典的栓動式步槍,它採用了獨特的直拉式設計,並且延續了“瑞士精工”設計,做工一流、精度高。特別是在射速方面,K31能夠在1.53秒內完成拉栓射擊操作,這一數字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了栓動式步槍射速領域的世界紀錄,甚至是大名鼎鼎的98K的兩倍。

當然,儘管瑞士人號稱K31是二戰時期最好用的步槍,但由於瑞士一直奉行中立國政策,沒有經歷實戰的K31,也就只有瑞士人情有獨鍾了。

可以說,K31步槍就是瑞士人爲本國軍人量身打造的一款步槍。衆所周知,瑞士夾在在德、法等歐洲傳統列強之間,由於自身國土面積狹小、人口不多,一直堅持中立國政策,因此也直接躲過了一戰和二戰的硝煙。不過,作爲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瑞士除了擁有全民動員機制之外,本身的國防建設投入也很大。特別是在二戰期間,儘管瑞士作爲中立國沒有參戰,但也同樣在軍工研發方面加大了投入,並且推出了新一代制式步槍K31。

從基本參數來看,K31全槍長1105mm,槍管長605mm,空槍重4千克。歷來重視製造工藝的瑞士人,以打造工藝品的態度對K31的各個部件精雕細琢,最終定型的K31造型十分優美,其各個部件及組裝融合也非常科學。特別是其獨創的直拉式槍栓設計,和傳統的旋轉後拉式步槍相比,K31的射擊操作步驟省去了抬起、抽拉、再推進和按壓的過程,只需要只握住槍機拉柄,向後拉動再前推復位就能完成。正是這樣開創新的設計革命,讓K31擁有了超毛瑟98K的高射速,成爲二戰時期射速最快的步槍。

當然,瑞士研發K31主要定位就是用於防禦作戰,這也和瑞士的中立國身份相匹配。因此,除了高射速和高精度特點非常突出之外,K31的很多設計細節,都是針對瑞士山地、冰雪氣候環境所量身定製的。比如,瑞士士兵冬季會佩戴冰爪,野外行軍紮營時士兵們也喜歡將步槍成捆矗立在雪地上。因此,爲了避免槍托碰撞損壞,K31專門採用了堅固的桃木槍托。此外,K31的彈藥也是瑞士獨有的GP117.5×55mm,彈容量爲6發。特別是出於維護保養的需求,K31的專屬彈匣設計得非常精妙,只要按動特殊的卡筍就能拆下彈匣。

高精度是K31步槍的另一大特色。在設計結構上,除了槍機與槍托採用非常精準的對接方式之外,包括全浮動式槍管,以及近乎“鐘錶加工”標準的加工精度,讓K31步槍完全可以當作狙擊步槍來使用。瑞士軍方曾經做過射擊測試,配備標準GP11彈藥的K31步槍,在300米射程取散佈最密集的50%彈藥,縱向散佈長度和橫向散步長度分別只有60毫米和50毫米。

當然,和二戰時期的德制坦克一樣,設計、做工過於精緻考究的K31步槍,並不適合大規模量產。儘管說,K31射程遠、精度高的特點非常適合瑞士本國的軍人使用。但對於參展各國來說,這樣一款戰場消耗品過於昂貴。再加上瑞士作爲永久中立國,也不敢輕易將自家生產的武器投入軍火市場。因此,號稱二戰最好用的步槍K31自始至終沒有出現在戰場上。與此同時,從1933-1958年,K31一直是瑞士陸軍的制式步槍。即便到了今天,儘管西格公司研製的SG550突擊步槍已經成爲瑞士陸軍新一代主力步槍,但瑞士國內依然封存了大量K31,一旦到了戰時階段,這些做工精良、保養完善的步槍依然能夠再次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