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票出海”爲央行穩定匯率再添新工具

10月31日,央行發佈公告稱,11月7日將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招標發行2018年第一期和第二期中央銀行票據,兩期發行總量爲200億元。市場普遍認爲,此次“央票出海”將對穩定人民幣匯率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受權公佈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公告顯示,10月31日,1美元對人民幣6.9646元,爲2008年5月中旬以來10年新低。在此前召開的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指出,近期人民幣匯率變化主要是對市場供求與國際匯市波動的反映。今年以來,受美聯儲連續三次加息、美元走強、部分新興經濟體金融動盪、中美貿易摩擦對市場情緒造成一定擾動等因素影響,人民幣有所貶值。

“近年來,在應對匯率與外匯市場波動過程中,人民銀行與外匯管理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政策工具,將根據形勢變化採取必要的、有針對性的措施。”潘功勝說。

中國財政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旭介紹,以往央行用於應對人民幣貶值壓力,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傳統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四種:一是動用外匯儲備,在即期市場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儘管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充足,但消耗大量外匯儲備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成本較高;二是調高遠期售滙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提高做空成本。該工具行政管制意味較強,通常屬應急工具;三是調高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中的逆週期因子,適度對沖貶值方向的順週期情緒;四是加強資本管制,該工具較爲強烈,易造成匯率預期惡化。

陳旭表示,“央票出海”將爲央行穩定匯率工具箱再添一項兼顧靈活性與低成本的新工具。中央銀行票據作爲央行爲調節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是央行調節基礎貨幣投放與市場流動性的貨幣政策工具。9月20日,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關於使用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發行中國人民銀行票據的合作備忘錄》,以便利人民銀行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在此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可調節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與利率水平,在穩定匯率的同時提高做空人民幣成本,抑制做空。

“央票出海”還將在中長期發揮重要作用。央行在公告中指出,此次發行將豐富香港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香港人民幣收益率曲線。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此前表示,一直以來,離岸人民幣市場對於優質和高流動性的人民幣資產要求殷切,繼財政部每年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人民銀行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可進一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對期限較短債務工具的需求。

“央行票據期限相對靈活,發行程序相對簡便且信用等級高,如果央票成規模、有節奏地發行,將有助於離岸市場人民幣收益率曲線的完善,爲金融機構開發更爲豐富的人民幣產品奠定基礎。”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說。

同時,陳旭認爲,“央票出海”將成爲央行調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重要抓手,這有利於離岸市場人民幣供給穩定與匯率穩定,提升貿易商使用離岸人民幣結算的吸引力,使得離岸市場人民幣需求不斷增強,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責任編輯:郭偉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