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法原諒,表示沒有放下”,或許等到蘇女士能放下一切的時候,就不再憎恨自己的父親。這下惹惱了蘇女士,她想到自己小時候,那個整天醉醺醺、不管自己,還經常責罵自己的父親,火一下子就上了頭,於是把之前父親跟她說的話都還給了父親,“你這輩子都沒出息,不覺得自己白活了嗎。

有句話說得好“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越是有至深感情的兩個人,越有可能產生永不原諒對方的關係裂痕。就是父母與孩子,也不例外。

父母與孩子間的怨恨,大多與父母的行爲習慣和教育方式有關。有些孩子小時候接受了比較極端的家庭教育,他們被打擊、被嫌棄,他們不僅感受不到溫馨的家庭氛圍,甚至長期處在家庭暴力中。待他們長大,自然會對父母心懷不滿。特別是那些事業不順、人生淒涼的人們,他們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悲慘”歸罪於父母,由此導致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


現在某公司上班的蘇女士就是如此,她父親年輕時很愛玩,也很愛喝酒,自她記事起,就很少看到父親清醒過。大概是因爲酒精的作用,又或許是因爲父親的脾氣本身就很差,父母兩人經常吵架。蘇女士小時候幾乎每天都在爭吵中度過。

她母親每天除了上班、家務,還要負責她學習的事,身體被拖垮了,情緒也時好時壞。而父親一點不關心母親,對她更是不聞不問。學習上,父親總揶揄她很笨、腦子不行,是個“沒出息的丫頭”。當年的她沒有膽量與父親抗爭,只得默默地承受着。

蘇女士讀高三時,有一次學校召開家長會,父親去了。晚上她父親跟幾位朋友喝了酒,回到家就開始罵她,“老師說你的成績考本科都難,我累死累活給你提供這麼好的學習條件,你一點都不珍惜”,微醺的父親說個不停,“真沒出息,白養你這麼大”。


罵得最狠的一次,是她第一次高考那年,由於各種原因(主要還是家庭原因),她高考成績沒有達到本科線。成績出來的那天,父親又喝了很多酒,醉醺醺的他,話說得非常傷人。“你是我一生最大的恥辱”,父親毫不客氣地說,“你趁早有多遠滾多遠”。

之後,她離開了那個家,去了離家很遠的地方的一所高中復讀。她勸母親一起過來,兩個人可以租房子住,但母親說父親還需要人照顧。所以她一個人孤單地奮鬥了一年,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高考,她的高考分數超過本科線30多分。

大學四年,她除了問母親要點生活費,幾乎沒回過家,更沒有與父親說過一句話。如今大學畢業已有五年多時間,她依然對父親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耿耿於懷。

前幾天,她父親突然打電話給她,說想見見她,有些話想跟她說。五十多歲的父親,在電話那端的聲音,明顯滄桑很多。蘇女士不想搭理父親,在電話這頭不說話,父親大概急了,又開始責備她。這下惹惱了蘇女士,她想到自己小時候,那個整天醉醺醺、不管自己,還經常責罵自己的父親,火一下子就上了頭,於是把之前父親跟她說的話都還給了父親,“你這輩子都沒出息,不覺得自己白活了嗎?我有你這樣的父親,這輩子都感到恥辱”。


父親聽到她的這番話突然一聲不吭,然後默默掛掉了電話。不一會兒,她收到母親的訊息,母親希望她有空回家看看,但她沒有回,在她看來,父親的“惡”與母親的無限縱容有很大關係。

蘇女士好不容易逃離了自己痛恨的家,她打心底永遠不想回去。她覺得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如噩夢一般,只有遠遠逃離,才能慢慢修復自己受傷的心靈。

女兒和父親關係鬧這麼僵,確實令人唏噓。他們之間仇怨並沒有因爲時間的流逝而消散,說明女兒小時候受到的傷害實在太大。父親不懂得如何施教,以及酗酒亂髮脾氣等行爲,徹底摧毀了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

不久前父親的電話,是雙方“和好”的一次良好機會,不過雙方都沒有好好把握,父親責罵孩子的場景再次上演,女兒又用了非常難聽的話回懟父親。雙方關係走到這一步,即便有一方下跪祈求原諒,估計另一方也很難做到釋懷。


隨着社會的發展,像蘇女士小時候那樣家庭,現在已經很少。但在十幾二十年前,未成年的孩子長期被父母諷刺挖苦,甚至被打罵的現象,比較普遍。據十年前(2009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公佈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33.6%的中國高中生曾“被父母打罵”,31.4%的中國高中生“被父母冷落或者諷刺挖苦”。

慶幸的是,經歷了那樣不堪的童年,蘇女士仍然考取了大學,並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但令人悲哀的是,她終究沒有原諒父親。“無法原諒,表示沒有放下”,或許等到蘇女士能放下一切的時候,就不再憎恨自己的父親。只是,如果父親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改變,那一天是永遠不會到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