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說你是抖音,公司北極星指標是DAU,然後如果要達到一定的DAU需要把指標繼續拆分,找到細分的指標比如說來量的團隊負責流量,負責激活的團隊讓用戶都可以儘快看短視頻等等,具體到流量團隊的個人可能又有自己的指標,確認分到個人的指標是什麼, 那針對個人指標制定自己的迷你增長模型,梳理現有的資源最後來確定自己或者團隊的目標和策略。當老闆給你一個推廣新課程的目標, 能給到他一份詳識有理有據的OKR,是很刮目相看的對你,所以 北極星指標增長模型思維不僅僅應用於公司 也應用於個人和團隊,在你日常生活中任何項目都可以用這樣的思維進行因子拆解,針對各個因子想辦法去排列優先級去制定一份合理的目標和策略。

產品運營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增長模型和北極星指標這兩個概念,不過對於運營人員來說,大多數人只是聽聞,並不知道怎麼將其運用到運營目標的規劃與執行中。於是本文就歸納總結了幾個案例,幫助大家理解與操作。

在增長模型和北極星指標中,大家在想我又不是CEO或者增長負責人,那這個概念這麼大這麼虛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北極星指標和增長模型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都可以用到這兩個概念和其中的理論框架去指導我們的工作給大家舉個最常用的場景。

場景:根據公司北極星指標,制定個人或者團隊的指標和策略

拆分北極星指標,從而找到細分指標。繼續拆分所有影響細分指標的因素找到迷你增長模型。

比如說你是抖音,公司北極星指標是DAU,然後如果要達到一定的DAU需要把指標繼續拆分,找到細分的指標比如說來量的團隊負責流量,負責激活的團隊讓用戶都可以儘快看短視頻等等,具體到流量團隊的個人可能又有自己的指標,確認分到個人的指標是什麼, 那針對個人指標制定自己的迷你增長模型,梳理現有的資源最後來確定自己或者團隊的目標和策略。

案例一:某少兒編程課的推廣運營,如何應用增長模型?

假設你在某少兒編程公司做運營,最近上線了一門少兒編程課,公司的北極星指標是年銷售額達到6000萬。

有一天老闆找到你說:小白,最新的編程課要上線了你來負責推廣,接下來的3個月你要賣800單,你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你可以應用我們的增長模型知識來幫助你制定相應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呢嗎,我們來理解公司的目標來制定迷你增長模型,公司目標是總銷售額達到6000萬。

如何細分呢?

無非就是現有的課程銷售額加總,最終到達6000萬這樣一個目標,所以分到你頭上這門新課的 銷售額目標,也就是對應的銷售量是前3個月達到800單。

所以你就理解了爲什麼老闆給你這樣的一個指標。

我們針對800份訂單來做個迷你增長模型:

銷售量800份進一步細分爲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課,也就是曝光量——有多少人訪問了我們課程的詳情頁*銷售頁的詳情轉化率。

針對模型我們就要看有哪些資源和可行的策略,可以推動我們自己的細分指標也就是銷售量的增長,那麼我們就把裏面所有的因子一個一個的拿出來看。

經過這樣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出來,把我們自己的細分指標,這門課程的銷售額和銷售量進一步拆分制定了小的迷你增長模型 。

針對迷你增長模型裏面的因素做來梳理我們手上有什麼資源,是不是可以影響是不是可以和其他團隊合作,以及我們可行的策略是什麼,這個策略的優先級高低,這樣就非常清晰了。

最後針對資源的梳理來制定我們團隊的目標和策略,某課程推廣運營增長的OKR。目標(Oobjective):新編程課上線後3個月內,銷量達到 800份。

關鍵結果(Key Results):

關鍵結果1:自有渠道700份(自有公號渠道銷量達到400份、老學員羣銷量達到300份)

這底下自己要做的工作包括文案 、推文、社羣運營同學打好招呼 準備好話術等等。

關鍵結果2:口碑傳播銷量達到100份(保證首期學員滿意度達到80%)

和課程產品經理合作

關鍵結果3:詳情頁轉化率不低於5%(至少一個用戶調研、3個詳情頁AB測試)

當老闆給你一個推廣新課程的目標, 能給到他一份詳識有理有據的OKR,是很刮目相看的對你,所以 北極星指標增長模型思維不僅僅應用於公司 也應用於個人和團隊,在你日常生活中任何項目都可以用這樣的思維進行因子拆解,針對各個因子想辦法去排列優先級去制定一份合理的目標和策略。

案例二:假如你負責某短視頻APP的推送,如何應用增長模型?

老闆給你的任務是給新用戶發一條召回推送,那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去考慮這件事情呢?

其實還是回到北極星指標和增長模型的思維裏,任務看起來很簡單但要和公司的目標聯繫起來。

你的任務是發推送,推送的目標是支持團隊的增長指標,也就是提升新用戶留存, 讓更多新用戶在次日次周次月能夠留下來, 提升留存最終也是支持公司的北極星指標DAU,當你有這樣一個思路是不僅僅是發推送讓用戶點擊這麼簡單了,而要想清楚最終對公司的指標有什麼變化,從而指導你完成這樣的任務。

從團隊目標公司北極星指標的角度去考慮,不僅僅是點擊率打開率最理想的是召回用戶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持續不斷的觀看視頻。

當你有這樣的思路後再去設計這條推送,其實你的思路就會不一樣——你會想不僅僅是推送的內容很有趣 能夠引導用戶點擊還要保證在點擊之後 ,在app裏看到的視頻符合他的興趣 ,和推送的內容一致不會覺得很突兀;同時呢看完感受特別好,保證持續不斷的推送持續不斷的回來。

所以在這個例子裏,你可以看到即使負責的任務很簡單,跟公司這麼大這麼虛的北極星指標沒有什麼關係。但當你能有這樣一個思路去思考問題的時候,你的全局觀是不一樣的你的任務是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

本文由@葉子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