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本文共计 3519 字 | 阅读需要 5 分钟)

近几年,小龙虾行业的发展可谓一年比一年“凶猛”。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小龙虾成餐饮市场规模最大的单品类,占比约为3%-4%,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2016年7月全国小龙虾店超过1.76万家,是当时肯德基中国门店数量的3 倍;2017年全国小龙虾消费达1370多亿元;2018年全国小龙虾消费已达到两千亿元。

小龙虾火爆的行情,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入局。但小龙虾是季节性较强、对供应链要求很高的食材。对于众多中小型餐饮企业而言,很少去做供应链的,因为布局产地源头的模式太重了,成本、技术、损耗都要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

而堕落虾品牌发明的“锁鲜”技术,吃的时候只需要简单复热,这一模式或许能有效解决火热的小龙虾行业背后的“痛点”。

起初,堕落虾还是一个供应链项目。其虾创始人李林渡进入这个行业时,更关注的点是标准化、工业化、科技化。因此,在堕落虾3年里核心做了三件事:建立供应链标准,做餐饮的零售化,开小龙虾社区店。

截止2018年12月,“堕落虾”全国门店开业数量已超过1000家,覆盖215个城市,并在湖北、江苏等小龙虾原产地拥有千万级产虾基地。2019年,它的目标是门店再翻一番,深耕各大城市。同时丰富产品线,启动新烧烤品牌“香当红”,用科技化手段改造更大的餐饮品类。

另外,堕落虾在资本市场也获得了认可,2016年4月获得300万美元融资,随后同年8月完成1000万元Pre-A轮融资。2017年8月,又获得由天图资本领投、极客天使、某个人投资人跟投的A轮融资。近日,它宣布获得帕拉丁股权的B轮融资。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堕落虾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堕落虾的创始人李林渡,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先后在科技、快消品工作,也做过咨询师。直到直到2013年,他决定自己创业,选择了成本不算太高的餐饮业。在创办堕落虾前,还做过养生炖汤馆。

2014年,李林渡在深圳开了家小龙虾店。那时候,他也是到处去试虾,北京麻小、长沙口味虾、南京十三香都尝遍了。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2014年3月,小龙虾店开始营业。2个月后,李林渡发现这个模式不可持续。具体而言,门店每个月管理费用大概有2万元,一个厨师月薪万元以上,而且不透露秘方;小龙虾只在夏季才有活虾,运输麻烦,从湖北运往深圳,死亡率能达到10%。

这些因素背后,带来的都是消费体验的不满足,要么不好吃、不新鲜,要么价格太贵、吃不到。所以,李林渡决定将小龙虾去受到国外鸡肉、牛肉“锁鲜术”的启发,李林渡决定将小龙虾去厨师化,进而建立一整套从虾源地到餐桌的标准化流程——产地烹饪制作,“锁鲜技术”保鲜,冷链运输到达餐厅,只需3分钟加热即可端上餐桌。

“堕落虾”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让解冻后的小龙虾口感如同鲜虾。农学院的教授给出了“锁鲜”的理论支持:“两小时内,蛋白质细胞的中心温度达到-18℃时,它会维持鲜活状态。”

而为让堕落虾迎合大众口味,李林渡不断进行测试。“小龙虾需选什么油烹饪?蒸煮和翻炒时间间隔多久?很多细节都需多次尝试。”而后又用了2年间试吃了上千斤虾,没完没了地做试验,终于研究出小龙虾“锁鲜术”。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生产一袋锁鲜虾需要两个小时:新鲜小龙虾放入特制的清洗机中,利用超声波分解清洗三轮,之后进入改造过的超高温隧道,用调制好的配料加工,最后进入-50℃的特制锁鲜设备,蛋白质细胞壁的中心温度快速下降至超低温度,成为“锁鲜虾”,可以锁鲜18个月。

前期复杂,烹制环节就很方便了。餐馆无需任何厨师,只要按照既定的步骤,三分钟即可上一道小龙虾大菜,而且成本比以往的办法低了30%。至此,李林渡想象中的无厨师、傻瓜小龙虾模式,才算成型。

无需厨师参与,店内工作人员只需将龙虾加热后放入辣椒等调味品即可。用户可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或“堕落虾”微信小程序订购外卖,也可在“堕落虾”所供应的门店餐厅中购买。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完善供应链,构建竞争壁垒

经过3年多的发展,“堕落虾”不仅在产品品类、口味上有调整,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整个供应链,扩大产地、加工厂、冷冻库面积。

如今,“堕落虾”的小龙虾从太湖区域的天然养殖场,鲜活捕捞至位于基地附近的自建加工中心,经清洗、处理、烹饪、锁鲜、存储等机械化设备处理后,通过顺丰等冷链服务商运输至全国8大分仓冷冻库。

“堕落虾”直营连锁店或非自营餐厅有进货需求时,则从冷冻库中调出,在2小时内送至店中。

在冷冻的小龙虾运输中,会在每袋包装外贴上“受热标签”。若受热累积到一定程度标签会变色,以提示产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

小龙虾在店内加热打包后会置入一次性纸质包装袋内,店内工作人员将包装密封后,送外卖中途若打开则需撕开包装袋,因此避免了送货中途发生人为破坏。

在整个过程中,小龙虾的损耗几乎为零。而且提供给餐饮店的菜品都是制成品,简单的二次加工就能出品,效率变高的同时,品质、口味还是稳定,有保障的。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零加盟费,加速品牌扩张

堕落虾开始做的是上游供应链改造,但最后也是要靠强烈的需求端推动,否则,所有工业化、产业化都无从谈起。而且原来小而散的小龙虾餐厅,很难集中起来推动你上游变革。所以堕落虾建设整个下游终端体系,去铺大量门店。

堕落虾在门店建设上采用加盟的形式,但与大多餐饮品牌不同的是,堕落虾不收取品牌使用费、加盟费,而是在后续产品和管理系统输出上收取分成。门店不需要厨师,由中央工厂冷链供货、门店进行简单加工,保证产品稳定和食品安全,单店坪效也相对更高;堕落虾的标准店型是60平米左右小店,3-4个月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市场上有部分品牌仅靠加盟费盈利,做“一锤子买卖”,乱象频出。对堕落虾而言,不收取加盟费一方面降低了门槛,加速品牌扩张;另一方面,品牌盈利与门店生存状况更加紧密挂钩,倒逼自身持续提升产品、品牌和服务能力。

“后台数据显示,堕落虾超过一半的新增加盟店来自老店裂变”,李林渡表示,这既验证了堕落虾的加盟模式,也意味着品牌不需要在招商上投入过多精力。

这当然也对品牌方的管理能力提出更大挑战,为了提升门店生存能力,堕落虾会对全环节严格筛选和管理。除了中央工厂把控产品,堕落虾还自行开发了覆盖前后端运营的“门店智能管理系统”,并于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传统连锁品牌大多“连”而不“锁”,总部对加盟店支持力度不足,巡店等传统管理方式效率过低,门店更多作为独立单元存在。堕落虾则由总部统一线上标准化管理,举例来说,某个门店在外卖平台上出现售后问题,也是先交到总部进行处理;门店数据会全部汇总到总部中台,采集大量数据后优化品牌整体策略。这时,堕落虾的门店将作为“统一生命体”存在,接下来还会进行设备联网、支持远程操控等。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线上精细化运营,做好餐饮零售化

目前堕落虾的销售线上占比60%,线下占比40%,并想长期维持这个比例。未来要重点提升的,还是线上的精细化运维,把餐饮零售化做到更极致。

线上这块,核心还是配送时间问题,因为小龙虾要趁热吃,但大部分小龙虾店配送时长在50分钟以上,送到手后口感已经不佳。

堕落虾不断压缩配送时长,把预制时间缩短,现在只需要简单复热就可以快速出仓。所以整个餐饮零售化,还是要靠中后端的高度标准化,才能将规模扩大。

早期有很多互联网小龙虾的玩法,尤其是在北京,动不动就号称网上接单,覆盖全北京,快速送达,这种做法其实不能叫零售化。

因为他还是通过中央厨房,点单后才开始炒,两小时后送达,用户体验极差,违背人的消费习惯。当你有这个消费想法,最好是半个小时送达,一个小时已经是极限。

因此,堕落虾的做法是把店开在社区,离消费者更近,有点类似于前置仓。相当于把产品存到你楼下,只要一下单马上就能送上来。所以,堕落虾定义的餐饮零售化,是在前端不制作,只售卖。

餐饮零售化之外,核心一点还是要做好用户体验,目前存在一些瓶颈,比如配送体验不够好,骑手不够多,速度不够快等。这点必须通过社会化的手段解决,比如无人配送。

今后,外卖业态也会出现变化,单品可能会越卖得好。大家的商品组合起来,整体是个大货架,每一家做其中的一个单品就行。因为配送是共用的。所以,配送的集约化、共同化、低成本化,以及各个商家也会朝着单品化,细分化发展,是未来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餐饮行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资本视野中。在投资人眼中,具有投资价值的一定是对行业有创新推动的公司,而真正的创新有两点:一是客户体验的极大提升;二是经济效率的极大提升。

“堕落虾”这种更加聚焦、更加专业的垂直单品标准化模式,把有限的品类和服务做得足够强大,将会在一次次原材料供给危机中体现出价值,推动前端餐厅有机会释放出更多的成本和管理效率。

3年开店1000家,获B轮融资,揭秘堕落虾的餐饮标准化之路|新零售

今日话题:

了解更多餐饮咨询,

可以后台私信兽兽奥~

(在评论区留下你精彩的评论吧)

相关文章